6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并发布六大年度报告,包括《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介绍,2019年,我国完成对924.64万人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39.33万人次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3.78万人次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据统计,2019年,中西部12省份培训教师46.3万人次、青壮年农牧民195.8万人次、基层干部21.3万人次。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2019年是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QQ面世20年,网络语言从‘小众’到‘大众’再到‘分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解,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
2019年,教育部指导开展“汉语盘点2019”活动,评选出的“我和我的祖国、东风快递、学习强国、基层减负年、5G时代”等年度字词新词语、流行语、网络用语等映刻时代印迹,折射家国情怀。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催生语言热点。2019年,垃圾分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京沪不同的垃圾类名引起热议。围绕垃圾分类,产生了指示牌、表情包、儿歌童谣、春晚小品等新的语言产品,成为语言生活新景观。此次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在热点篇对垃圾分类进行了重点描述。此外,该报告还关注了留守儿童语言生活、辞书媒体融合、少数民族语言状况数据分析、国际学术论文中文表达、新词语“5G元年”等语言生活热点问题。
据了解,《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为国家语委皮书系列今年新增的两个报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在发布会上介绍,《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今年首次出版,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的第3本地方语言生活皮书。报告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历程,调查分析了外资企业、医疗卫生、政务微信等领域和上海古北新区等区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以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小学书法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外语教育的状况,从多个方面展现了近年来上海在优化城市语言环境、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方面的思路、举措与成效。
作者:罗娜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