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辰摄
今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啦!
对孩子来说,这可是一年中只属于他们的“大日子”, 每一个小朋友都翘首盼望着一份惊喜的礼物。但在送礼物这件事情上,父母和孩子往往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对父母而言,送给孩子的礼物更看重功能性,最好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提升综合能力。而对孩子们而言,平时不能多吃的甜筒,喜欢很久的玩具,父母一整天的陪伴……只要是让他们开心的,都是最佳礼物。
对父母来说,除了向孩子表达满满爱意,或许更应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亲子关系。
最近,一段亲子间互相打分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大致内容是:多数父母提及孩子的表现,总是摇头叹气,回忆起孩子调皮的细节时甚至心酸落泪。让父母给孩子打分,满分10分,得分最高的孩子只有8分。而当镜头切换到孩子这边,让幼儿给自己的父母打分,大部分都打出满分。
▲袁婧摄
为什么父母看到的永远是“不完美小孩”,但在幼儿眼中,父母却近乎“完美”?为什么很多孩子会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这背后折射出的亲子关系“剪刀差”是怎么回事?
儿童心理学专家陈默对这段视频的解读是:很多家长总是以功利的期待,期盼孩子过得更好,焦虑心作祟之下,总盯着孩子的短板。而幼儿眼中的父母,却宛如超人般无所不能,感觉到自己被强烈保护着。
孩子的打分,其实是给父母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家长要知道:你的孩子其实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亲子关系的“剪刀差”,就藏在儿童节礼物的选择中?
这个儿童节前夕,一位“老父亲”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则来自孩子的“灵魂追问”:“爸爸,如果我达到了你的要求,成为班里或学校第一名,那么你能达到我的要求,成为我们班里或学校里最有钱的父亲吗?”结果,这位父亲一晚上再没敢催儿子写作业。
▲张伊辰摄
在这个节日来临之际,不少父母都在网上晒出了亲子间的对话,很多时候,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有的父母费尽心思,在这个周末就提前切入过节模式,给孩子安排了一整天的节目,无奈孩子最后表达的心声是:只想和小伙伴联机打一场游戏,吃一顿快餐。
▲袁婧摄
“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按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的看法,在不少家庭,亲子关系的“剪刀差”,从儿童节礼物的选择上窥见一斑。很多父母总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对孩子提出诸多要求。在中国,愿意为培养孩子做出各种“牺牲”的家长更是不少,但这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却捉襟见肘。
孙云晓说,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毛病: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体验,这也是亲子关系“剪刀差”形成的症结所在。
疫情期间陪孩子的时间多了,亲子关系却“火星”点点?
今年由于疫情,在不少家庭亲子相处的时光显然多了。然而不少家长吐露心声:陪孩子时间越长,亲子关系反而越疏远。如何抓住儿童节,修补一下时而会冒着“火星”的亲子关系?
陈默说,特殊时期,家庭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阵地。很多家长认为,陪伴就是在一起。从“一日三餐”到“上课作业”“阅读运动”……父母们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围着孩子做好每一天生活和学习的“服务”,殊不知,自己却成为了孩子眼中的 “监工”。
▲张伊辰摄
家长的陪伴要适当、适度,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提醒家长,陪伴孩子需要用“心”,不仅仅要“共事”,更重要的是“共情”。尤其是目前还在常态化防控阶段,出于健康的考虑,很多时候孩子仍然宅在家里。这时候,父母的陪伴不仅仅是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学习之外的情绪、情感状态。
“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情感交流,才是真正家庭幸福之根本。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感知世界,但需要了解、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在一起做事情的过程中达到相互体谅、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的家庭和谐。”郁琴芳说。
▲袁婧摄
孩子在逐渐成长,家长的亲子沟通能力也要不断升级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保持“共情”?这确实是不少父母需要补上的家庭教育一课。
陈默表示,好的沟通首先需要表达对另一方情绪的理解。比如,和低龄儿童沟通时,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保护感,不管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家长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指点江山’,大手一挥指示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与青少年沟通时,家长更需要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双方对话建立在彼此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张伊辰摄
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沟通,父母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陈默建议,在和0-3岁孩子沟通时,父母说话时不妨夸张一些,音调适当提高、语速放慢;而与3-6岁孩子沟通时,则要避免多次重复说话。“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提升育儿能力,促进亲子交流。”
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提醒,亲子交流过程中,比起学习成绩,家长应更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开始全面地进行自我探索,内心世界日益丰富敏感。“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父母也可以理解,要懂得俯下身子跟孩子对话。要让孩子相信:任何时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忠实的伙伴。”
作者:记者张鹏、见习记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