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此次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人,加之疫情影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聚焦这一重点就业群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如何整合资源发掘更多就业机会?高校和属地政府如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不断线的服务?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实现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代表和委员们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言以蔽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学生、企业和学校都有必须要迈过的“坎”。
大学生:请告别攀比心态,特殊时期要“边干、边积累”
高校毕业,初入职场,对大学生来说,求职心态平和一些,工作往往好找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直言,今年,学生和家长首先要迈过一道心理“坎”,那就是就业攀比。“建议广大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的期望值,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大学生就业更要有边干、边积累的心态。”
丁光宏代表是复旦大学教授。他告诉记者,在大学里,总有一些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向老师抱怨工作难找。而在调研时,丁光宏也听到有不少企业反映,自己的“庙”小,很多大学生看不上。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每年都有学生反映就业难,可仔细一问才发现,他们有些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手里拿了几个录用通知,但因为这些岗位提供的待遇都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所以迟迟不作选择。”钱锋说,不少学生求职时都打听过“市场行情”,对自己期待的薪资待遇都有一个“预估”,“可他们往往忽视了,流传在外的一些就业案例往往是最成功的案例,可以设定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攀比的对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稳就业”。丁光宏注意到,近期,多个主管部门已出台了一揽子举措促进大学生就业。比如,上海“随申码”也最新上线了“毕业生就业”应用,连结全市19.3万名应届毕业生和两万多家用人单位的六万余岗位。毕业生随时都能打开手机“随身办”,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招聘信息,并在“一网通办”完成从求职应聘到网上签约的全流程操作。
“在全社会都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寻求解决方案时,毕业生和家长也应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丁光宏建议,“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和前两届的学长简单做比较;家长也要鼓励学生在求职时有更开阔的视野。在特殊的时期,就要有特殊的思想准备和特殊的办法。”
用人单位:请告别“打水漂”心态,逆周期招聘值得尝试
对每个企业来说,人才是关键。但受疫情影响,考虑到用工成本,不少纷纷减招。由此,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这个结,该怎么解?
“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企业,眼下可以适当加大人才储备,企业要树立我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意识,破除‘我培养的大学生只能我自己用’的那道心理上的坎。”全国人大代表张永明是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山东东岳化工集团公司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张永明认为,企业要主动跨前一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事实上,如今的一些不少企业明明可以提供更多岗位需求,但却总说自己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这是为什么?张永明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不是成熟人才,企业要耐心培养上好几年才能用。“招聘进来的新大学生作为储备人才,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人才储备意味着人力资源开支增加,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担心,好不容易培养成熟的人才一旦跳槽,前期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也“打水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5月21日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接受记者提问时呼吁:当前,复产复工正在快速推进,经济运行正在恢复正常,用人单位利用这个时间点,逆周期招聘,提前储备人才,有针对性地投放更多就业岗位,为单位以后的发展做准备。他直言,“用人单位在这个时候招到的大学生,会更优秀一些。”
张永明建议,政府则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鼓励用人单位和高校联手进行就业后培训,增加用人单位的人才储备积极性。
高校:请告别“大而全”的心态,人才培养要接地气
破除大学生的就业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作出变革,尤其是要迈过一味追求“大而全”的那道“坎”,强化特色办学,为学生的就业后深造持续提供支持。
钱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一流大学建设的推进,许多原本的特色型大学相继走上综合性发展之路,这导致一些原本的特色大学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降低。
“其实,特色型高校很多都是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而成长起来的,大部分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钱锋说,当下要重视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工程科技人才与应用人才的培养,以及应用型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持续的就业支持,这既助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作者: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