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复旦大学战疫青年故事分享会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战疫青年讲师团代表讲述一线工作经历,展现复旦青年担当,激励广大师生不惧风雨、永挑重担。复旦大学抗击疫情云课堂、复旦大学战疫青年说系列微课视频,也于活动现场发布,让战疫一线故事持续发光发热,让抗疫复旦力量化作育人力量。线上直播累计近14万人次观看。
驰援武汉和驻守上海一线的7位战疫讲师团成员,在活动现场分享了与疫魔搏斗的故事。
“厚厚的防护服让我们的声音变得很小,我们只得蹲在床边和病人交流,通过握手、拥抱等肢体语言给他们打气。”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附属华山医院青年突击队长杨敏婕,回忆在武昌方舱医院的奋斗历程。“我们的每一句解答和鼓励,都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带给他们一线希望。”
“为了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我们会频繁进行CT检查,一个来回将近1小时,鞋套磨破、衣服湿透。”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居旻杰,收治的都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工作繁重,压力重大。为此,他的团队提出“抓住、稳住、守住”六字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附属儿科医院医生蔡洁皓,分享了上海市最小新冠宝宝和“大白”医护的故事。作为感染传染科主治医师,他先后在儿科医院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病房工作。在他和同事们的眼中,患儿就是“大白”医护的孩子,“只要他们能够康复,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随着我们和患者一江连心的感情越来越深厚,随着落日余晖图震撼所有人的心灵,我深知,武汉已经重启,战役即将胜利!”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获得者、附属中山医院护士长陈轶洪坚定地说。作为团队“管家”,她把握大方向,不断创新、优化护理流程,方便病患治疗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医务工作者。
“面对疫情未知的发展,我也曾害怕,但我作为一名‘90后’华山人、复旦人,正值青春年华,就应当挺身而出。”说这话的孙佳佳,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爆发后,她四次报名,终于入选援鄂医疗队。3月29日,她在援鄂前线火线入党。“只要自己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她这样说道。
作为一名“管理小兵”,到前线去做什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邱智渊,承担起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家医疗队的统筹协调工作,关心着华山每一位队员的衣食住行和心理状态,并用手中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瞬间。他对青年学子说:“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真正有价值的。”
“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陈翔是一位娇小的“90后”姑娘,她在武汉前线坚持做好全队白衣战士的感控工作,对他们进行逐一培训和监督检查。“零感染是每一位队员共同努力才达成的,我们有136名靠谱的队友,有科学的防控措施和绝对的执行力,还有充足的物资保障与强劲的‘后援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感染科任副主任张继明教授,以及上海最早“逆行者”、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教授,也来到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抗疫经历和感受,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打call”,为复旦学子寄语。
张继明用“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来评价“90后”医务青年们在此次战疫中的表现,“说意料之中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医生护士,说意料之外是因为在特殊环境之中,当面对危险时,他们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都让我敬佩和感动。”张继明也寄语复旦学子,在校期间努力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将来在不同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复旦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钟鸣以武汉前线的经历生动阐释了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前线,钟鸣被很多人称为“全能战士”,在他看来,正是就学期间以及在中山医院接受的那些严格刻苦的训练,在前线的特殊环境中开始发挥作用,促使自己在面对未知挑战的情况下,脚踏实地切实思考。“青年学子要珍惜宝贵的校园时光,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钟鸣表示,“另外,武汉很多同事评价我兼具逻辑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这也和复旦的精神一脉相承,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兼具人文视野和情怀。”
前线医护人员的分享也让在场的不少复旦学子感慨收获良多,“给复旦战疫青年点赞”“现场听,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震撼!岁月静好,山河无恙,只是因为有那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守护,在战斗!”“白衣披甲,英雄逆行。以后不管什么时间,不管已经听过多少次,每当回想起这些事迹,都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与感谢。”
据悉,分享会现场,复旦大学抗击疫情云课堂发布,学生可以通过学号登陆“团团在复旦”公众号中的“抗疫课堂”板块,一站访问各类抗击疫情系列学习资源。
与云课堂一同发布的,还有30集复旦大学战疫青年说系列微课视频。
作者:王睿 何叶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