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上学,但是感觉生存压力太大怎么办?上海电机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应届生文瑞思考再三,决定回到家乡云南元谋县创业,在大家都在急着投简历的时候,他已经忙碌在家乡的物流一线。与周围选择考研或忙着找工作的同学相比,他显得有点“另类”。
有“冬早蔬菜之乡”美誉之称的云南元谋县年平均气温21.9度,往年农产品畅销国内外,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洋葱严重滞销,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的价格经历了过山车,暴跌近70%。
“我不愿看到农民们辛苦种植的蔬果掉到田里,无人问津。我想,自己读了大学后应该回到家乡,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挣钱。”文瑞说。
帮农民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在家乡,果蔬邮件处理与运送调度之间总是沟通不畅——运输调度不足导致水果腐烂;运输调度过大又使运输成本增加。怎样才能让成熟蔬果真正运送出去,最大化减少运输损耗,优化资源配置?文瑞选择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做信息处理和调度工作,一头连着果农,另一头连着管理货源的公司,架起沟通的桥梁。
农民因为知识水平有限,销售方式单一,通过与中间商线下面交,获利很少,如果对方开出的价格太低,东西又要运回家,经常烂在地里。“但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线上售卖,农民直接面对顾客,产品价格就可以提升很多,同时销路也拓宽了。”文瑞说,家乡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帮农民父母做电子商务。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人都选择在网上订购蔬果,平日一天邮件最多也就三四百件,今年最多的时候有五千件。文瑞早上刚处理完当天邮件,转眼下午果农就把果蔬送来,又开始帮他们把东西装上货车,“整个过程就像拉锯战,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不过能将一份份果农的产品发送出去,我很享受这份忙碌。”但文瑞称自己做的只是“杯水车薪”,能够帮助到的老乡还是太少,他希望通过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处理带来更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造福更多老乡。
在物流公司工作的父亲对他影响较大
其实早在去年年初,创业的想法就在文瑞的心里发芽,“我父亲对我创业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是耳濡目染。他在邮政公司工作三十多年了,我很小的时候,一放学就跑到他的收发室里,看他分发报纸、打包快递,在一旁等他下班,我对物流工作具备了深厚的‘童子功’。”文瑞笑着说。
由于果蔬是生鲜产品,如果运输调度不足,果蔬大概率会在运送途中坏掉,就会有顾客投诉。文瑞以前碰到故意刁难的客户,自己会难受一整天,现在能很快能调整好情绪,同时他也在努力让调度更加平衡,确保果蔬的新鲜。创业让他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提升不少,“过去我的沟通效率很低,有时因为紧张,语速不自觉地变快,别人听不清楚。现在我经常思考,如何才能高效输出信息。遇到各种困难或者心情低落时我也去找老师、同学交流,他们也会给我充分的鼓励和安慰。”
相比大城市,文瑞感到乡村各方面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生活也非常单调,“但云南自然环境很好,生活节奏慢,竞争压力小,我心态上还是很放松的。”有时看到学院就业求职群里有许多留在上海工作的机会,他也会心动,但是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家乡成熟的果蔬输出到全国各地,内心也充满自豪。
最近,文瑞白天忙着工作,晚上看毕业答辩的材料。对于同样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他有话要说:“创业很不容易,在决定前要利用资源充分了解行业的具体情况、要具备的技能,等等。只有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在前人的耕耘基础上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罗娜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