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外一体消毒灯
今后,家庭消毒、除螨、灭菌甚至晒被子,只需用消毒灯自动“照一照”,最快15分钟就能安全且高效地消毒杀菌。最近,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庄松林院士团队“接单”了瑞金医院罗宁迪医生在抗疫中发现的“一线需求”,仅用三天就创新研制出“人体红外接近自动关闭紫外消毒灯”,采用人体感应无接触式开关,避免医护人员长期照射紫外线的伤害。目前,该设备的家庭用便携版已投入生产,很快就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医工交叉项目并非为了发表论文,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设,今后将从中诞生更多的‘小器械、大产业’。”上海理工大学大学校长丁晓东告诉记者。因为,医工合作研制的创新产品不仅能满足医生的临床需求,也能变成日常用品的“升级版”,进而激活和带动传统产业。
▲国内首款智能液压假肢膝关节i-KNEE
快速安全消毒的创新灯具将进入千家万户
这次疫情让消毒杀菌工作从医院必备变成了每个家庭和办公场所的“标配”,从抗疫一线的医院到不少办公楼、学校等公共建筑,都安装了紫外消毒设备。但是,如果没有防护措施,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极易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能不能有一种不用手动开关、更安全的消毒灯,当医生都离开办公室它就自动开始工作,等有人回来它就自动关闭。”从接到前线抗疫医生罗宁迪提出这个“金点子”,仅用了三天,庄松林院士团队就研发出了这款创新灯具的样品。又过了两周,他们已联合上海本地企业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取得生产证书。
“其实,这个项目的科研技术难度并不大。”项目负责人张学典教授告诉记者,“之所以尽全力快速实现它,就是为了满足医护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他现场演示了这款便携式消毒灯的操作,当人距离消毒灯4米时,它就能自动感应到人体并关闭;只有人远离它是才自动打开工作。这样就避免了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消毒灯还能自行选择消毒时长,分为15分钟、30分钟或60分钟三个档位,可以满足家庭卫生间消毒、“晒”被子等日常需求。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每日快速消毒的需求,而厂家可以很低的成本在普通紫外消毒灯上增加这项功能。”张学典说。早早嗅到商机的企业,已和该项目团队顺利洽谈合作并投入量产。很快,这款医工交叉的创新成果就将进入千家万户,并推动家用灯具的产品和产业升级。
医工专家集中“会诊”,诞生更多国产化创新成果
3月12日,一批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援鄂医生从一线带回了39个“金点子”,皆是一些看似不难却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平台上,“医”“工”专家携手对临床医疗的器械难题进行集中“会诊”。目前,已有10多个项目正在推进。其中,最快解决的口罩“压痕”问题,第二天就有了可行方案,并联系工厂投入生产。
▲高频电刀用高性能电极
丁晓东介绍,从去年该平台成立以来,有200多个医工交叉项目通过专家的评审和筛选,其中120多个已经启动,部分已见成效。比如让医生用得更“顺手”的国产手术缝合针,制作成本仅为进口缝合针的一半。又如以材料创新打造的“升级版”手术高频电刀,预计能让每台手术至少缩短20-30分钟,已在上海多家医院试用推广。
丁晓东表示,像这样合作的项目还有很多,未来“医工交叉”平台将诞生更多的国产化创新成果,切实服务好人民的健康需要。
作者:储舒婷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上海理工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