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大数据分析,让我们对疫情期间人们承受的压力有一个感性认识。某搜索引擎的搜索指数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症状”一词的日均搜索量不超过500次;而疫情爆发后,“症状”一词的日搜索次数成倍增长,最高日搜索超8000次。同时,搜索频次飙升的还有“发烧”“咳嗽”“咽喉痛”等关键词,可见“压力山大”的网民并不在少数。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副教授李世佳表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会导致人的压力。不过,恐惧并不能带来力量。李世佳的建议是,不妨从身边小事做起,慢慢减轻压力。同时要注意的是,当内心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寻找到适当释放的途径。
把压力体验记录下来,就是直接的减压方式
如今, 一到早晨9点,不少已经复工的上班族就要准时汇报自己当日的健康状况。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但总有些人会“疑神疑鬼”,过度担忧。
其实,这种焦虑情绪,不光是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心,很多时候还会扩展到对家人的担心。比如,爸爸在家干咳几声、妈妈打个喷嚏或者弟弟说一句“白天犯困乏力”,有些人就会“脑补”一出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大戏。
“当人们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一旦无法适应当下的处境,就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悲伤,这些其实都是正常反应。”李世佳表示,大家不妨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关注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减少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
一个比较有效的应对之法是:可以尝试将面对疫情时产生的一些压力体验、生理和心理上的烦恼,用写日记、发微博等方式记录下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将一些模糊的不适感表达出来之后,就会有轻松的感觉,能够舒缓心理压力、减轻不适感。
将压力转化为挑战,乐于接受、积极应对
生活中有一些人,自我减压的能力较弱。对此,李世佳的建议是,若内心难免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也不要把这些“负能量”都闷在心里,不要让消极情绪积少成多。不妨通过和家人、朋友聊天,如实讲述自己内心产生害怕或恐惧的“点”,要么通过科普解疑释惑,要么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获得帮助。
“感到有威胁、有危害或会产生损失,这往往是我们面对压力时的第一反应,但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李世佳说,对于这场疫情,不妨将其看作是一项挑战,挖掘其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因素。比如,就个人来说,它将促使公众养成更规律的作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和国家来说,这也是对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社会风险预警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当一些薄弱环节被暴露后,也会促使相关机构和系统不断改进、完善。”
其实,将自身的压力“转化”为乐于接受的挑战,最好的方法是提高压力事件的可控程度和可预测程度。例如,在近日接连传出疫情防控的好消息时,大家可以获得更多关于疾病防疫的医学知识,形成科学、理性认知。此外,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只要做好自我防护,更多的人就会意识到,疫情虽然可怕,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对付它。
作者:储舒婷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