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心忙于工作的职场人士,变成整天待在家中的 “闲人”;从活跃在多个“圈子”的交际达人,兼有多重身份的群体中人,变成没有聚会聊天的“窝居”宅男宅女……很多上班族一度盼望的“在家办公”,如今在非常时期成为了现实。可理想的生活没过几天,很多人可能发现:“圈养”的生活很快带来了无聊感、无意义感、不安全感、对未来的失控感等,甚至挑战了夫妻感情、家庭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崔丽娟表示,社会角色转换意味着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建,往往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在开启“宅”生活的阶段,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社交找回“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家庭生活和亲人间的相互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隔离病毒并不意味着隔离社交
宅久了闷得慌,怎么办?崔丽娟说,维持“群体身份”是减少焦虑与不确定感的一种主要方式。群体角色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期待,也提供了指导原则,指引大家在“茫然无措”中重新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事实上,隔离病毒并不意味着隔离社交。一方面,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新媒介,为疫情中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提供了重要的渠道,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找回”自己的群体角色。另一方面,隔离延长了我们的居家时间,而家庭同样是群体身份的重要来源,通过承担家庭角色,可以从家庭生活中获取力量。
崔丽娟建议,不妨把这段时间的居家工作和学习视为适应未来世界生活方式的一次“演练”。比如,可以从App下载食谱试着制作繁琐的点心;可以陪伴家人一起看电视、电影,翻翻家庭影集、网上视频聊天;可以多读书,通过阅读“穿越”他人的生活。
“很多人貌似静不下来,一旦静下来,就容易乱想。如果有些人真的觉得现在的日子有些无聊、生活烦闷,那么就请主动去找一些事情来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崔丽娟说。在网上,有不少“生活达人”已开始晒出自己的“最全居家生存能力”,展示一天的精彩生活:办公、在线上课、保健、运动及亲手制作传统佳肴……同样是24小时,在“宅”模式下,确实有了一些多余的时间,可以尝试很多上班时没有时间顾及的新鲜事物。
宅居时期应更理解“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宅”的日子虽然严格说来并不算太久,但也开始慢慢改变一部分人的生活日常。有机构公布统计数据,今年1月,在16-25岁的人群中,订单量增长以食品为主。年轻人日渐在隔离生活中承担起照顾家庭、网上“抢菜”的任务。与此同时,老年人在网购方面也不落后。数据显示,56岁以上中老年人水果的订单量增长350%左右。而除了肉蛋果蔬外,增长最快的是图书类,可谓身体营养、精神食粮两不误。
居家隔离的生活,压缩了人们的外出活动、亲友聚餐等情感交流、人际交往需求,虽然满足了“吃吃睡睡、无所事事”的愿望,但必要的身体活动受限就容易不满足。
崔丽娟说,“宅”久了需要纾解是人非常正常的反应。在互联网时代,相当一部分需求可以借助网线得以弥补,比如和亲人、朋友的沟通交流,可以经常互相视频见面,从中得到必要的情感支持。但她强调,视频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宅居阶段,家庭生活关系的和谐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储舒婷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