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何谣言四起?
“饮高度酒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感 染后逃往上海”“上海环球港沦陷”……类似谣言充斥于社交媒体。 每每出现危机事件,必见谣言。
要理解谣言四起的原因,需要从认知需求说起。理解世界是人们固有的心理需求之一,它是对事情追根究底的渴望,体现在“打 破砂锅问到底”的信息寻求行为中。当身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不确 定事件中时,人们的认知需求尤其强烈,倾向于寻求更多信息以求理解和应对问题。
当前的疫情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新型冠状病毒有何特点? 疫情会怎样发展?如何保护自己?同时,疫情牵涉广大民众的 生命安全,因而广泛地唤起了人们强烈的认知需求。此时,如果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不够充分或及时,就无法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
那么,认知需求由谁来满足呢?这正好为谣言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因为谣言切中了人们寻求信息的迫切心理。
譬如 看到一辆救护车、穿防护服的医生和戴口罩的路人共同出镜的照片,人们不知其出处和详情,便会为解释此事而给它安上“某处发现新病例,就在你我身边!”的标题。于是,谣言在认知需求的推动下快速扩散,不断刺痛大众的神经。
再发达的时代也阻挡不了谣言
有人说,每当灾病来临,都是检验朋友圈智商的时候。这话有点刻薄,不过,即便在数字化拉平了空间和时间距离的时代,认知 距离依然不容易被填平。更何况,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无论社会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人类都显得弱小而无知。 类似“吃维生素 C 防病毒”“熏醋能消灭病毒”等的谣言在朋友圈和家庭群中流传一时。
为何人们会轻信这些谣言?这也许与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有关。幸存者偏差描述的是人们以片面 的信息作出判断的现象。例如,有些患者吃了维生素 C,康复了, 而有些患者不幸死亡了,他们没有吃维生素 C。而大众很容易听到 幸存者的描述,却无法接触到逝者的言语。因此,人们获取的信息是有偏差的,多来自幸存者,而根据这些有偏差的信息作出的判断 (吃维生素 C 能治愈疾病)自然是不准确的。
侥幸心理不可取。我们需要全面地获取信息,这能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并抵制谣言。
谣言具有发生在危险或动荡时期、内容繁多、传播迅速、传递恐慌、有一定真实背景等特征,而谣言“半真半假”的特征正是恐慌心理的催化剂。关注权威信息,可以有效避免谣言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
防疫心理提示:学会信息管理,关注权威平台发布的信息;学会理性甄别信息,更不要随意传播无法确定真实性的信息。
如何消除谣言,缓解大众的焦虑?
最有效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权威部门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当准确的信息足以满足人们 的认知需求时,谣言自然无藏身之地。瞒报、漏报和谎报信息,只 会加剧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二是谣言出现后,权威部门发布有针对性的辟谣信息,并充分 发挥人际关系网络的力量,调动每一个人参与辟谣。辟谣可有效降低民众对先前接触到的谣言的相信程度。借助亲朋好友之间的信任,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辟谣信息,能缓解谣言引发的焦虑。
作者:陆静怡 邱天 陈宇琦 施李晓云 段锦云(均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师)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