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喀什泽普六中支教的这一年半以来,我们来自闵行的援疆教师,总是时时被当地师生的温暖围绕着,在泽普呆得越久,我越能感受到南疆人民对我们援疆人的深情厚意!”
尽管已从南疆泽普返回上海十天,但回忆起刚刚过去的一年半援疆生涯,闵行区纪王学校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方卫东依旧满怀激情。
1月14日 ,闵行区教育系统举行对口援外支教工作总结暨新一轮对口援外支教教师培训会。闵行区教育党工委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首批“万人计划”援疆教师、首批对口援滇援藏援川教师参加了会议。
暂且把目光拉回到十多天前。今年1月3日至5日,闵行教育系统第一批援外支教的老师们陆续载誉回沪。返沪的支教教师,有第一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援疆教师,有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还有对口支援云南保山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西藏拉萨的优秀教师。三年来,在新疆喀什泽普教育局、泽普五中、泽普四中、泽普六中、泽普二中、泽普二小,他们“组团式”教育援疆成果斐然。在云南保山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相关学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相关学校、上海驻拉萨办事处等多个岗位上,都活跃着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
支教期间,全体支教教师克服诸多困难,用热情与担当、智慧与辛劳,全心全力,尽职尽责,融入受援学校和当地社会。他们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激发对口支援学校内生活力,探索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从单纯的“顶岗”支教,到有计划的“传帮带”。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向当地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服务受援学校发展。邀请上海市教育专家到受援地开展示范教学、观课评课、专题讲座;推动闵行区30余所学校和新疆泽普、云南保山等地的学校结成互助共建关系,开展 “闵泽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联谊活动”。受援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德育、社团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高,支教工作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受援学校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如今,带着对当地学生们的不舍和牵挂,这一批载誉回沪的干部和教师,就要把沉甸甸的爱心支教接力棒,转交给新一批即将赶赴边疆的老师们,并将继续与他们一起完成光荣的教育使命,续写闵行教育与边疆青少年的教育故事。
新一轮援疆工作总领队、闵行三中党总支书记顾向东代表即将出发的全体支教人员,表达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创新学科+教学+师资’组合模式,发挥师徒结对和‘传帮带’作用,把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把教师个人积累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受援单位的老师,进而为受援学校打造一支能力强、带不走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队伍,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师资建设、德育发展等方面开展精准援助,努力实现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让闵行教育人的智慧在受援学校生根发芽!”
在昨天下午的培训会上,所有支教教师还分组进行了专题培训,新老支教教师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传授工作经验,为新一轮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充分的准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新一批79人的闵行支教队伍已经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不同于往年,此次队伍中将首度出现女教师的身影。他们将赶赴新疆喀什、云南保山和迪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继续开展教育帮扶行动。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教育督导专家,有资深校园长书记、教研员,有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还有志同道合的教师夫妻;支教学段覆盖中小幼职校,支教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信息、体育、美术、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等多学科,对受援学校开展全方位的精准支援。
图片:闵行区教育局提供
记者:王星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