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快进键,文化共融也在提速!
“传承·接力——何元龙、张索、吴聘真书法作品展”今天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何元龙、张索、吴聘真三位书家近百幅书法篆刻作品,篆隶真行楷个体兼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充分展现了他们追求传统,师古不泥,清正典雅的书风。展览作品集同时发行。
和普通的书法展不同,何元龙、张索、吴聘真,此次联合办展的三位先生不仅德艺双馨,他们还曾先后出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主席。可以说,他们不仅是“温州书风”和“温州书法现象”的催生者和实践者,对书法教育及书法人才的培养也做出良多贡献。
此次展览不仅是这三位温州籍书家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长三角文化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实践。
温州古称永嘉,是历史悠久的东南名邑,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受此沃土滋养的温州书法底蕴深厚,名家前辈代不乏人。自从晚清开埠以来,温州和上海的联系非常密切,上海是温州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晚清民国以来的百余年中,张红薇、马孟容、马公愚、方介堪、郑曼青、方去疾、刘旦宅等先贤,和林曦明、王维新等当代名家与上海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上海和温州的很多书画界同仁具有多重师生、亲缘关系,这也是联系两个城市的重要纽带。
温州市书协于1985年成立,经过几代书家持续不懈的努力,温州书法家注重对传统的学习,注重综合文化学养的全方位发展,形成以清正古雅为主导风格“温州书风”。尤其是近年来,温州书法家在参加全国及省级的重要书法展赛中成绩显著,被书法界称为“温州书法现象”。
“敬重历史,尊重长辈,推举同仁,提携后学”更是成为温州书家代代相传的内在精神核心和独特印记。
何元龙是八十年代温州书法热的积极组织者、联络者,曾到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书法专业大专班,是温州早期到学院深造的一批书家之一。他曾担任温州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以此为阵地,通过展览、培训、讲座等多种途径推广弘扬书法,发现并培养年轻好苗,为温州书法打下了扎实的社会基础。
张索擅思、能言、善辩,在艺术创作、书法教育、活动策划及为人处世等方面均为业界同仁称道,涉猎“诗书画印”,尤以书法与篆刻成就突出,全力提倡书法从技法型向学术型转变,提高书家文化修养。在书法教育上,张索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启蒙培养了陈忠康、戴家妙、陈中浙等一批书法名家。张索在书协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推动设立了“林剑丹书法专业学子奖学金”,积极助推新生代书家追求专业深造,成为“温州书法现象”的最大亮点。张索曾经担任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现为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书协副主席。
现任主席吴聘真是浙江省唯一一位连任省书协第一至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获全国首届书法比赛三等奖,曾任温州市青年书协主席。尤其担任书协主席以来,为温州书法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领头作用。
在业界人士看来,此次展览以“传承·接力”为主题,既是温州文化融入长三角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架设起沪温两地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为进一步推进温州书法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加深上海和温州两地新时代的书法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善助说,长三角地缘相近,文化相亲。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沪苏浙皖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今年8月,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长三角文艺评论发展联盟等共同主办,上海书法界还首次在上海之外的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美术馆举行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展,获得良好的效果。今年9月,在上海市文联、江苏省文联、浙江省文联、安徽省文联指导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长三角百位书法名家精品展开幕式暨长三角书法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
上海被成为“现当代书法发展的起源地”。潘善助由此谈及,在长三角书法发展联盟成立的框架之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长三角地区书法家之间的交流,将是联盟的重要工作。而此次的书法展,不仅展示了三位先生的佳作,他们在书法人才培养上的经验也值得更多沪上的同道分享、借鉴。
此次展览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展览到12月28日结束。
作者:樊丽萍 图:袁婧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