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外国语院校——顾名思义,外语教学应是其优势所在,也是其立校之本。但是,昨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出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外大学校长学科建设研讨会: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时直言:“步入新时代,一所优秀的外国语大学,首先应该是一所优秀的汉语学校。”
当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翻译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的人工翻译。未来,人类翻译工作必须重新定位。用朱高峰的话来说,“精准”当是人类译员的努力方向,所以在学好外语的基础上,母语要学精,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如此才能实现“沟通中外”的愿景。
这对高校办学而言,将是一项全新挑战。在前昨两天的学术论坛上,“跨界”成为与会海内外学者提及的高频词。正如大家所言,人类社会正不断适应持续演进的数字环境,大学教育也一样,传统学科唯有求变,才能“适者生存”。
人工智能时代,多学科交叉成为常态
朱高峰是国内知名信息学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从工程学科角度观察人文学科的现状与未来,他别有一番思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翻译在内的很多学科专业、产业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比如,当机器已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初步翻译工作后,未来人工翻译应该在精准度上下功夫。他以英语单词industry举例说,同样一个词,它在不同场合指代不同意思,有时可以翻译成“工业”,有时翻译成“产业”。假设这个词出现在经济学著作或论文中,它到底指的是“工业”还是“产业”,不具备跨学科能力的译员很难达到翻译的专业化和精准度。
翻译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传统学科,包括大学的办学,当下都在加速转型。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最近一两年备受学界关注的一大教改转型举措就是“文科的工科化”。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上外语言学专业获准设立。“突破传统的文科思维模式,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上外也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尝试。”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介绍,该校的语言学科目前正在整合跨学科资源,着力利用数据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驱动语言研究。目前,已建立“多语种+”认知神经科学综合实验室,这是集行为实验、眼动实验、脑电实验、人工智能语言研究实验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实验室,为语言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高端学术平台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常态。就大学教育而言,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已经不能适应需求。未来,专业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不同学校之间的专业知识差距将迅速缩小,如果仍然按照常规的培养模式,恐怕会削弱人才的竞争力。
陈杰同时指出,随着专业壁垒的日益模糊,学科交叉将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逐渐成为新兴行业的前进动力,逐渐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
理解社会,始终是学术界最核心的抱负
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裂变”也已经开始,学科的“新陈代谢”进一步加速。 仍以语言学为例。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专注于语言学、外语教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为了让更多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校长伊琳娜·克拉耶娃介绍,近年来,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特别注重将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努力创造包容的学习环境,增设了一些与社会需求相联系的新的教学项目,比如视听翻译、盲人音频描述以及一些社会服务领域的口笔译等。“除了增强对技能培训,与大学生分享数字时代关于人文学科的新见解,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文学科,也是大学的使命所在。”
朱高峰也从自己的老本行“信息学”谈起,看好语言学的未来。“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从深层次研究它们与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语言学这一基础研究领域缺乏建树,信息学要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障碍。”此外,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当下热门的研究领域,这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学科要实现新的突破,也需要在语言学层面发力。
“蒂尔堡大学的校训就是理解社会,这也是学术界最核心的抱负。”来自荷兰蒂尔堡大学的斯贾克·克鲁恩教授同样认为,当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思想层面的交流,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广泛联系——这种日益丰富的多样性,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意味着对人类社会的重新理解。“当下的研究者也无法再从一个孤立的科学视角来解释复杂的世界和复杂的行为,跨学科协作则成为必然的选择。”
作者:樊丽萍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