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的“教育焦虑”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忽视的地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日益攀升,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巨大压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教师是各种上级要求、外部要求落实到学校和课堂“最后一公里”的承接者,其焦虑之深、压力之大、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很多“教育焦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对学生学习的焦虑。为什么一个知识点讲了很多遍还是听不懂?每个阶段学习都要提前起跑吗?校内外课程排多少合适?家长到底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学生的学习?该不该让学生玩游戏?……诸如此类困扰家长的问题,其实也困扰着教师,而学习科学是解决教师和家长焦虑的“良药”。
学习科学的发展颠覆了对教育传统的认知
自上世纪末,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对“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展开了科学研究,并基于新的研究成果设计开发出大量创新性的学习工具、课程、环境来变革和促进人的学习,并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提出很多不同于传统学习观念的新发现,了解和理解这些基于实证、更具科学性的新发现,可以很好消解建立在日常经验、个体受教育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学习观念或“不科学”的学习观念,面对某些公众号、课程营销者、校外培训机构刻意营造的“学习焦虑”也更有抵抗力。
比如,学习科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已有知识可以减少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注意力投入的需求,也可能将固有观念或偏见带入新学习,导致他们或是关注不到新信息,或是依赖已有模式解决新问题,或是努力在新旧知识间寻求一种平衡。
再比如,研究还告诉我们,与让学生记忆片断性的事实性信息和知识相比,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学科的专业语言和实践,发展学生对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结构的深度理解更为重要。所以不要片面地追求知识覆盖的宽度,而要多关注学生理解的深度;不要汲汲于追求细枝末节的完美,而要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值得”的地方。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良好教育生态
此外,学习还是一个随时间而展开的过程,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不断学习、发展和成长。从母体中到20多岁这一阶段,人的大脑都处于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发展的是生命功能和自主功能,然后是认知——运动感觉和知觉过程,最后则是整合过程以及决策制定。学习的动机也是生成性的,可以随时间推移而发展以及个体学习经验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了解了这些,我们也许可以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少一些拔苗助长。
学习科学的最新观点还指出,人的学习并不是像摄影机记录图像和声音那样,按照简单线性的方式,把记忆、知识和技能汇集起来,逐步储存在大脑里。与之相反,学习是一个受到生理、心理、情绪、社会关系、文化情境、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动态过程,这些多维因素不断交互作用,影响着个体对所处情境和世界的感知、认识和阐释,并由此影响着个体的学习。
游戏、交谈、阅读、听讲抑或独处,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应该更加宽泛,它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内、课堂上,也发生在校外、家庭甚至旅途中,发生在学生与他人、与世界的各种交互中。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互联协同、支持性的良好教育生态非常重要。
寻找孩子可持续发展与独立自主学习
此外,动机和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小觑,自主调节的学习被认为是成功学习的关键。
一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9岁中产阶级儿童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儿童如果在成人主导的活动中(如钢琴课)花时更多,而在自我导向的活动和同伴协商的活动中(如玩开放式游戏)花时更少,其内在执行功能表现更差,说明儿童在结构化学习活动中度过的时间会限制他们学会在自然的、非正式的学习情境中管理自我的机会,影响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学习。因此,当我们在让家长参与、安排和帮助孩子学习时,还需要提醒他们要重在激发、呵护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而不要越俎代疱。这些对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今后的独立自主学习更重要。
所以,教师要懂一点学习科学。这看似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事实上却是从根本上为教师“减负”,而且还有可能达到“增效”的结果。
从这方面讲,教师可以做学习科学的科普员,向家长、学生宣传科学的学习观念、方法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焦虑,并进而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最后,让教师学习和理解“学习科学”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教师的学习,不能光用传统的讲座式培训让他们被动学习新知识。教师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才有可能通过他们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者:王美(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