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在看一看、摸一摸的感受过程里,好像穿越到那个时代、地点。”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陈俪滢说,她也是国歌展示馆的小志愿者,“我第一次去国歌展示馆是幼儿园,上了小学又和同学一起去,在那里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和国歌背后的故事,并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上海的自然博物馆、科技馆、海洋馆等,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共度亲子时光的地方,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研学。但博物馆不仅仅是未成年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更要成为没有围墙的终身教育之所。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认为,我国尚未建立起将博物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亟待制度的推动。
12月6日,第四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杨浦区教育学院召开。本届国际研讨会以“终身发展视野下博物馆教育”为主题,邀请了11个国家的博物馆教育专家集聚杨浦,共同探讨基于博物馆等空间场所的公共教育。
丹麦教育大学副校长、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艾恩·卡尔森说:“丹麦国家博物馆新馆长上任后,第一项举措是在大厅里放一个箱子,箱子顶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红色按钮,每个参观者只要觉得无聊就可以去按。这对组织方来说是创举和变化的信号,博物馆要做出调整,用更加有意思生动的方式,把互动科技用于策展,利用新兴技术的使用让创意得以实现。”他还介绍了把戏剧作为新的博物馆教学法,将藏品以沉浸式的体验,来讲述背后的故事。
卡尔森说:“博物馆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全球视野教育,及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未成年人还可以了解联合国世界遗产项目,比如中国就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可以融入国家课程中,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中,让学生近距离、更紧密地了解这些文化遗产。此外,通过建设学习型社会,让博物馆覆盖更多区域、成为文化机构中成为重要环节,实现成年后的终身学习。
美国纽约大学奥尔巴尼亚分校教育学院全球教育政策教授、前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主任 亚伦·本纳沃特介绍了全球博物馆类型,并肯定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要把地方博物馆变成便于市民学习的地方。全世界有6.5万家博物馆,中国有5000多家,还有增加的空间。不同国家定义标准不同,有些只有一个房间大。艺术、考古、历史、文化遗产、纪念馆、自然、科学等等,其中三分之一是当地博物馆,生活在社区的人都可以去学习。”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博物馆研究专家福井庸子多年关注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她说:“博物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和学习,这对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增加知识和人格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她介绍了日本的一些经验,比如超越传统概念的自由主题,孩子可以制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加强孩子的自我肯定,只要自己觉得有趣就可开展活动,从头到尾有义工陪伴。她建议,学生在博物馆的体验不仅仅是课外,而且要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
作为本届国际研讨会成果之一,杨浦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建平宣读了《关于成立“杨浦终身教育与博物馆合作联盟”的决定》,并由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和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共同为“杨浦终身教育与博物馆合作联盟”揭牌。
四位专家的敏锐的视角和精彩的观点不仅让在场的与会者们享受到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而且还为更有效的开展博物馆教育提供成功经验、开拓了新思路。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杨浦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杨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杨浦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中心、复旦大学博物馆主办,亚洲学习型组织联盟、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承办。
作者:储舒婷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