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曾这样评价华罗庚:“他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这位“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的故事。
屡次挂科的“罗呆子”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父亲开了一间小杂货铺谋生,但收入菲薄,因此家里经常揭不开锅。
刚开始上学时,华罗庚不怎么爱说话,偶尔说一两句话还总是含含糊糊,因此被同学们取笑,取了个花名,叫“罗呆子”。
加上学习成绩也不好,有几门考试不合格,因此很多老师也不喜欢他,语文老师甚至因为他字写得扭扭捏捏的,断言他以后绝对没有大出息。
但细心的数学老师王维克老师却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
原来,华罗庚做题总是独出心裁,他的每一道题都写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这种爱动脑筋、刻苦钻研的精神,让王老师非常欣赏,就连华罗庚写字难看,喜欢乱涂乱改的毛病,在王维克老师眼中,也不值一提。
有一次,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他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维克惊诧地问。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维克又问。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王维克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他不仅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分,而且经常有意地培养他。
王维克家里藏书丰富,华罗庚经常被邀请去他家做客,或是看书,或是请教问题,每次都得到耐心的教导和款待。
在恩师指导下,华罗庚渐渐丢掉了贪玩的特点,全身心地钻研数学问题。
但是,到期末考试时,来到考场的华罗庚却被老师拒之门外。
华罗庚摸不着头脑,心想是不是哪里得罪老师了。
“你不必考了,因为考你的问题别人做不出,考别人的问题不值得你做,我给你拟一个论文题目,你回家去做吧。”听王维克老师这么说,华罗庚很是感激,便更加勤奋地学习。
与命运抗争
初中毕业后的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尽管这所学校的学费已经是很低的了,却还是熬不到毕业就因没钱交学费而退学了。退学后,他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是的,大数学家华罗庚正经的文凭真的就只有初中文凭。)
此后,华罗庚便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涯。
他从王维克老师那里借来一些数学书籍,在杂货铺忙里偷闲,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来钻研数学。
就这样,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但是,命运再一次和他开了玩笑。1929年,19岁的华罗庚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
这场大病造成了他左腿终身残疾。走路时,左腿先要比划一个圆圈,紧接着右腿再迈出一小步。
这种在常人看来有点搞笑的步伐,被华罗庚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王维克老师则在旁边一直鼓励他,“病好了,可以继续攻数学”。
因此,华罗庚没有退缩,更加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并立誓: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他把自己钻研出来的东西写成文章,开始在杂志上投稿。
然而,他写的基本都是被国外专家证明过的问题,因此,他的稿件屡屡被拒。
不过,这大大增强了华罗庚的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他不断地写,不断地投稿,最终获得了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布文章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改变了华罗庚往后的人生。
1930年的某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在办公室看《科学》杂志的时候,发现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
周围的人摇摇头。
熊庆来继续问: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
大家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不禁惊叹: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熊庆来
熊庆来当即做出决定,要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开挂的数学之路
1931年,华罗庚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当馆员。
他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一直待到深夜,正是这样超乎常人的毅力,让他在2年的时间里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不到两年,清华大学就破天荒地让华罗庚成为了助教,到1934年,他更是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的讲师。
从此,华罗庚的人生开启了开挂模式!
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访问中国,他注意到华罗庚的潜质,向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极力推荐。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这时他已经在华林问题上有了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1937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5年。
1939年到1941年,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
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华罗庚教授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华罗庚与他的学生们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数学事业,留下了《堆垒素数论》《从单位圆谈起》等十部巨著,150多篇学术论文等。
▲《堆垒素数论》
对于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华罗庚很感谢王维克老师。多年后,他回忆道:“王维克先生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
事实上,这样伟大的一位数学大师,却差一点与数学失之交臂。王维克老师对于华罗庚来说,不但是伯乐,还是知己。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综合自数学超级建模及小呗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