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可以跨校辅修“别人家”的专业、当教师可以跨地助推科研成果转化……这些设想或许可以在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的五个高校中成为可能。
今天,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来自联盟学校教务处、科技处、科技园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相聚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协同发展。目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是五所高校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从初步合作到全面携手
据了解,早在2015年9月15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该联盟是一个面向工程教育和相关行业产业的开放性组织,旨在对接国家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协同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高等工程教育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联盟成立以来,三校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2016年,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联盟扩展为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五所高校,并于2019年6月22日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校长论坛,五所学校共同签署相关框架协议,发起“杭州倡议”,为联盟高校的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而刚刚成立的长三角科技园联盟,更是成为联盟高校开启多维度、跨领域、高层次合作的又一里程碑。联盟将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园区间的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器、联合开展行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共建技术经理人队伍等,共同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及机制体制的创新,共同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协作。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谈道:“联盟的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有着各自优势、行业特色、典型做法和显著成就。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的共识已达成、目标已明确、路线已绘就,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将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能进一步推进联盟高校更深入、更务实的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输出更多科创成果,为引领和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天,在各个分会场还举行了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工作推进研讨会,与会嘉宾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突破”“本科教育”“技术转移经理人共享队伍建设”“先进技术协同创新”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力争在学分互认、本科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动联盟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积极探索到扎根长三角协同发展
多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理工大学通过“科技镇长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举措,与长三角各地政府、院校、企业的交流愈加频繁,与长三角的产业结合愈加密切,已经由最初的积极探索合作推动到扎根长三角协同发展。
在江苏各地,上理工组建的“科技镇长团”持续多年,从2010年起,上理工共派出29名教师赴苏州、启东、常熟等地乡镇,以挂职副镇长、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对接和人才引进工作。在推进学校科技优势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上理工通过与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及经济开发区合作,已在沪、皖、苏三地建成了“一园六基地”,设立了遍布长三角地区的29个技术转移工作站。此外,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还组织沪苏人才融合发展交流恳谈会,来自上海、南通两地近60位专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会,而连续三年举办的三地产学研“直通车”系列品牌活动,推进了上海高校和当地企业间、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间的面对面接洽,吸引了诸多企业家慕名而来,对接洽谈、寻求合作。对于学生来说,连续开展多年的上理工“双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路演暨创业集训营活动,已经走出上海分别来到上理工科技园蚌埠和南通基地,推动创业青年与长三角区域创业力量的交流与合作。
上理工通过诸多创新之举推进了与长三角各地人才共通、技术共融以及产业协同,也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下一步,上理工将继续与五所联盟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促进共建共享、增进合作交流,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方面开展有益的实践探索。
作者:记者 樊丽萍,摄影:王博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