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改革先锋”、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从教近70年,先后发表400多万字论文专著,执鞭2000多节公开课……这些数字,简述了一位“从课堂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情怀。
刚刚从病榻上恢复过来的于漪仍然心系基础教育,她说,教书育人不是技术的问题,教课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点亮孩子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是教育质量最根本之所在。
教育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世界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于漪
对于“好老师”的定义,于漪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老师教好一个班级的二十几个学生并不稀奇,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真是千难万难的事。当好老师,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为了研究学生的心灵世界,耄耋之年的于漪甚至还研究起了周杰伦和《还珠格格》。因为她发现,年轻学生都被周杰伦和《还珠格格》“圈粉了”。而于漪所喜欢韩红的《青藏高原》以及腾格尔的《天堂》,在学生们看来却很难引起共鸣。甚至有学生直言:“周杰伦的歌就是学不像,好就好在学不像。”
这让做了一辈子教师的于漪心头一震。“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我们想的和学生想的距离有多大啊!”在于漪看来,当一名好老师,要懂得和孩子交流,“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为了点燃一盏明灯。回顾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于漪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所谓的“教育质量”,不是学生考了几分、不是某个学科的成绩,而是培养的人的质量。
从教近70载,于漪见证了新中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建国初期,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啊,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是1.6年……”每每回忆起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教育,这位老人总是眼含热泪:““你们不了解,在改革开放的前夕,我去看金山乡校的上课经费是怎样,一堂课一个老师只分两支粉笔,学校门口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因此,教师要用生命歌唱,要将理想情怀撒播到孩子心中,让学生明白肩头的责任担当。
语文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语文教育既是德育和智育,也是美育。于漪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个艺术家、诗人。教师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首先自己要能感受美、营造美。于漪非常自觉地追求课程的审美境界,她的课以飞扬的激情、优美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将学生带入审美天地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张汝伦
原闸北区二中心小学校长葛起裕是于漪60年前任教语文的“开门弟子”。“于老师讲课的语言如诗一般入耳入心,上她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于漪上课,总是让学生课前预习,在课上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都会七嘴八舌地提出一箩筐问题,她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听完。
彼时,葛起裕还发现一个秘密——学生们发言时,于漪常常用粉笔在讲台角上写几个字或做个符号,时而会把桌上字擦了。原来,这正体现了于漪别具匠心的教育方法,她认为教学对象不同,教育要有针对性,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下问题,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启发思考,帮助解决。
新世纪,于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这与现在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获得全国认可。
杨浦中学1966届高中生、市东医院原院长曹中柱说,课堂的知识教育和怎样做人、做事的理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是于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曹中柱举了两个例子:那时候,经常有同学把“染”字中的“九”写成“丸”。于漪说:“染坊不卖药丸。”这样一来,再也没有学生写错。而在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于漪激情地讲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尤其是讲范仲淹被贬之后还是对国家如此忠诚的高尚品德,这些话语至今犹在耳畔,潜移默化之中使我确立了这种理念和精神。”
她是教师发展的“铺路石”
她既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思想者”,又是一位现实改革的“在场者”,这种与时俱进的现实关怀,使得她的思想能够深接地气。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于漪老师还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尽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笔耕不辍,诲人不倦。她向我们发出呼吁:“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广大语文教师要有一点新思考,有一点新作为。勇当排头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开拓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方智范
于漪一直以“草根教师”自居,除了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演变,培养教师后备人才,也是这位老校长的卓越贡献之一。
1984年秋,根据上海市培养小学师资的需要,在杨浦中学的基础上恢复建立第二师范学校,于漪出任校长。卜健作为二师首届毕业生回忆说,当年,于漪要求女生剪短发、不准烫发,并定制统一校服,这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尤其是,二师女生占了80%以上,不少女同学流泪剪去长发。然而,当卜健拿到校服后发现,校服的样式不要说在当时,即便今天也是学生钟情与喜爱的。那时,二师学生穿校服、戴校徽结伴出行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于漪成功地以校服建构了师范生正气、自律的社会形象。
1985年,二师恢复办校后的第二年,学校开办了第二门外语——日语,卜健被选入日语选修班,经过层层选拔,卜健作为两个学生代表之一选派到日本短期留学。“要为中国学生争光”,出国前于漪校长的一番动员始终是卜健在国外期间的行动戒律。“于漪老师的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教育国际交流的思路是超前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三尺讲台退休后,于漪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在培养年轻教师上。她把近几年参与的大型教育活动仔仔细细为记者罗列了四页纸、不下三十项。她特别提及,为中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讲述师德与专业实践已经坚持了八年,此外,“讲台上的名师”“新秀在课堂”“见习教师开班”等教师培训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择高而立,向宽而行,往深而思——有人以这12个字评价于漪老师的教育生涯。“虽然我已是耄耋老人,但我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壮志豪情。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要克勤克俭地坚守好教师的本分”!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视频拍摄:袁婧
视频剪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此视频仅为促进信息传播,若此中有信息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烦请您通过wenhuiapp@163.com与本网联系并附上相应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