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高一涵、张祖训三位好友在此重逢;复旦法科的先驱者和奠基人王宠惠因1907年翻译《德国民法典》誉满全球;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法学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郑毓秀藏书……今天下午“复旦大学法律珍本藏书联合展览”开幕式暨书展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举行。这也是纪念复旦大学法学院建院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展览以复旦法学历史人物为主线,收录了王宠惠、孙寒冰、张祖训、梁传愈等复旦法学早期一批法律先杰的人物签名藏书及现复旦法学院老师的珍贵书籍共90本。
现场展出了 复旦法科的先驱者和奠基人王宠惠先生的早期藏书。王宠惠因1907年翻译《德国民法典》而誉满全球,本次参展的图书就有1907年出版的《德国民法典》的英译本;《针对德国民众的民法辞书》为王宠惠在1906年柏林大学求学时期所购,是翻译《德国民法典》的重要参考书。王宠惠在1928年起草了《中华民国刑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形式颁布的刑法典,参展的王宠惠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购置的《刑法手册》、《法国法典汇编》,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他在做研究生期间对刑法的浓厚兴趣。
抗战时期孙寒冰收藏的法律图书,内有他的印章和签名。
复旦图书馆藏有几百册1922年毕业、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孙寒冰烈士的赠书,他的藏书大部分为社会主义理论专著,他在1938年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截取选登命名为《毛泽东自传》,与这些社会主义理论专著的熏陶密不可分。
展出有郑毓秀的藏书,她和魏道明是夫妻,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位法科女博士。
胡适的法律藏书,他赠与了友人高一涵,后藏于复旦。
这次书展让胡适、高一涵、张祖训三位当年的好友又聚在一起。我们从《胡适日记》中可以一探他们当年深厚的友谊。胡适与张祖训为上海澄衷学堂的同窗,张祖训后期转学至复旦公学,两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络。1917年胡适与张祖训结伴回国一同进入北大。胡适在北京与同乡高一涵合租一处僻静的住房,令三人结下不解之缘。1919年9月20日,胡适导师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在北大讲学《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胡适做口译,在旁做笔录的就是高一涵。此次书展展出的高一涵藏书,均为胡适和张祖训赠送。
另外一个特色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员高一涵和韦愨的藏书。高一涵是1926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图书馆有几百册高一涵藏书,这次选出的都是他在编著《欧洲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纲要》用的参考书。韦愨是1925年由苏兆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上海解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9月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参加开国大典,11月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此次展出了他的国际法、宪法、法理学藏书。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本科毕业论文。
此次书展的总策划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伟展示了书展策划团队为此次展览制作的法律类珍本图录。他强调,珍本中所展示的都是复旦大学法律教育中瑰丽的珍宝。本次展览既有校图书馆藏书也有法学院教师私人藏书,既有基础法律学科图书也有应用型法律学科图书,中西法律珍本合璧也正是海派文化特征在法律图书领域的反映。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图书馆党委书记侯力强、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和法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侯力强、王志强、徐瑾向师生代表赠送《复旦大学法律珍本藏书联合展览图录》。
尹冬梅代表学校对法学院建院9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向为复旦法学教育和图书馆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同仁致以诚挚感谢。她表示,此次展出的法律珍本代表了复旦大学法律藏书的精华,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图书特点彰显了复旦大学法律教育国际化的特色。书展展示着一代代复旦法律人求学、问学、讲学、办学的艰难历程,是法学与多类学科之间的学术纽带,对于铭记校史、砥砺后学、凝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院系师生前来共享学术盛宴。
作者:储舒婷
图片:袁婧 储舒婷
编辑:沈秋莎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