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来说,毕业典礼是人生中的难忘一刻,镌刻着青春的记忆;对大学来说,毕业典礼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最后一课,献给毕业生的寄语,蕴含着大学对人才成长的期盼与思考。
上海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今天举行。两位重量级嘉宾受邀为学生们开讲“最后一课”: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徐匡迪。
地处上海张江核心区的上海科技大学,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及办学环境不俗。面对着在优渥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第二届本科毕业生,徐匡迪今天的主旨报告题目显得独辟蹊径:他要和青年谈谈一所永远值得中国人纪念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创办的西南联合大学。
直到今天,西南联大仍被认为是史上最牛的中国大学。而这所高校,创办于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在战火中处境岌岌可危的中国最顶尖的三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校长带领下,集体南下,播种中国的教育火种。徐匡迪说,这是“世界上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最简陋、存在时间最短的大学之一”,却集聚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教授、科学家以及充满爱国、报国激情的学生。
从1938年到1946年,在西南联大毕业的3882名学生里面,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让在场很多大学生意外的是,徐匡迪对西南联大的亲切,还源于他的经历。“我小时候,就是在西南联大附小读书的。”
早年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徐匡迪曾说,1937年,在逃难路上,他的母亲生下了他,故为其取名为“徐抗敌”。 一路颠簸到昆明,进入西南联大附小读书后,老师为这位聪慧果敢的少年改名为徐匡迪,意为“匡扶正义,迪吉平安。”
在作主旨报告时,徐匡迪展示了一张张黑白照片,让今天的大学生“穿越”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建校时,被“嘲笑”为是一所只有大门的大学,因为除了一扇大门,校舍十分破旧。但即便如此,1940年时西南联大的校舍仍然被日寇飞机炸毁。后来,西南联大的新校舍建在昆明市西门外。在新校舍,经过改良设计,图书馆成了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而用来做生物实验的实验室,桌子中间是一个吃饭的碗,因为“烧杯不够用了,就拿碗来代替”……
在和在场的学生们分享了西南联大昔日的“苦难辉煌”后,徐匡迪话锋一转,继而提及他对大学办学实践的感悟。
在他看来,人才培养首先“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要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而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使毕业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奠定最重要的学业基础和自学能力。他直言不讳,就个人观点来说,他认为对于理工科而言,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数学和物理的思维与逻辑方法。
由此,徐匡迪也谈及对上科大正在践行的宽口径的人才教育模式充满期待。目前,学校聚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旨在探索基础与理论与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报告末了,徐匡迪寄语在场的年轻人,今后不管是继续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要为母校为国家增光,“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伴随着今天毕业典礼的举行,上海科技大学迎来了第二届270名本科毕业生。截至2019年6月28日,上海科技大学2019届270名本科毕业生中,39%获得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6个深造录取通知书(其中,近50%获得全球排名前50高校的录取通知书),3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18%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
而去年,该校首批199名本科毕业生中,72.8%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
“无论你们在哪一个国家,心中都要记住,中国已经发展,祖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在今天的致辞中,也深情寄语即将到海外深造的毕业生。和徐匡迪带着学生回顾往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江绵恒和年轻人谈的是未来——希望与挑战。
他说,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本世纪开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这一新科技革命引发的世界力量格局变化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历史地位,必须充分理解我们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上科大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师生都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的奋斗事业。“新的世界力量变局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江绵恒表示,上科大成立至今不到六年,发展取得的一定成绩,也得益于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理念。上科大将始终如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继续推进和国内国际的优秀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及跨国企业建立平等互利、多元包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学生交流和人员交流,汲取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上科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在学校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再谱创新开放新篇
——在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2019年6月29日)
上海科技大学校长 江绵恒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上海科技大学2019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向全体毕业生和你们的家长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同时,我要向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你们通过课堂的精心教学,实验室的前沿科研,书院活动的热情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认真指导,招生前线的“浴血奋战”,日常管理工作的倾力服务,生活和安全的全力保障,实现了我们在招收每一位上科大同学时许下的诺言:上科大始终把培养每一位学生放在首位!今天,既是每一位毕业生充满喜悦收获你们在上科大勤奋努力取得优异成果的日子,也是每一位教职员工尽情享受奉献付出得以幸福回报的时刻。让我们为此鼓掌,让我们为此点赞!
上科大成立至今不到六年,相比其他学校,还很年轻。年轻代表着活力和创新,代表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最值得期待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看到一批批年轻有为的人才在充满创新与活力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展翅高飞。今天毕业的同学,是上科大的第二届本科生、第四届硕士研究生和第二届博士研究生。看到你们学习期间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看到你们在国际专业竞赛中摘金夺银,看到你们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实现境界升华,看到你们拿到了国内和国际知名高校的深造录取通知,看到你们拿到了优质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的入职通知时, 每一位上科大人都感到高兴和自豪。面对这样一份令人羡慕的成绩单,值此2019级新生招生之际,我特别想借此机会向今年有志报考上海科技大学的同学和家长们表达我们感谢和欢迎的心情!请相信我们的这份心情是有底气的!
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同学们,你们是在学校即将完成基本建设前入学,第一时间体验到上科大崭新而美丽的新校园环境的学生。相比上一届的师哥师姐,你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应该更多。然而,在物质条件优越、生活资源丰富、各种设施齐备的舒适环境中求知治学的时候,各位同学可曾想过“艰苦奋斗”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我们为祖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放声歌唱时,大家更需要放眼未来,在顺境中洞察逆流、在自信中直面挑战。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几代前辈的艰苦努力,就没有今天的国泰民安。没有当代人的继续奋斗,就没有未来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这是今天每一位毕业生的历史担当,“立志成才”从上科大开始,“报国裕民”从上科大出发,这是母校对你们的无限期望!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正面临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国从一个生活贫穷、经济落后的国家,经过新中国7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起了世界力量格局的改变。这一改变象征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代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因此,这一格局改变也势必引发国际上某些特殊利益群体的激烈反应,表现为强烈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极限施压和强权霸凌。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坚持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人心,得益于和不同国家与地区开展平等互利、多元包容的友好合作,得益于致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观。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历史要进步,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上海科技大学的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也得益于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理念。我愿意在这里重申,上科大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继续推进和国内国际的优秀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及跨国企业建立平等互利、多元包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学生交流和人员交流,汲取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上科大的贡献。
今天在座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将远赴海外继续深造。无论你们在哪一个国家,心中都要记住,中国已经发展,祖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不管在哪一所学校,都要和当地的老师、同学和民众建立友好的交往。你们要以勤奋好学的作风、不齿奢靡的行为、热情礼貌的举止,为上科大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口碑,赢得对当代中国人的尊重。
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本世纪开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如果说机械化是农业革命生产力发达的主要标志,自动化是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的主要标志,那么以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必将对经济发展模式和世界产业的供应链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我们还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在这一新科技革命引发的世界力量格局变化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历史地位,必须充分理解我们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严格的说,如果我们今天还在精准扶贫的话,我们农业革命的进程还没有彻底完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面对新的世界力量变局,我们既要抢占“战略制高点”,同时必须重视支撑这些“制高点”的战略基础,包括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命安全、信息安全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尤其要警惕那些不从国情出发,为谋求自身(包括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而忽悠国家资源的情况发生。
上科大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在座各位上科大学子和老师,都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的奋斗事业,新的世界力量变局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上科大毕业生即将奔赴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精神,在“战略制高点”和战略基础领域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就一定能改变被人卡脖子的局面,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时代贡献!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学们,无论前路多远、困难多大,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记在脑中,人民的殷殷期盼装在心里,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就不会迷失方向、丢失梦想;你们的人生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衷心祝愿同学们生活快乐,身体健康,鹏程万里,前途无量!上科大是你们永远的精神港湾和温馨家园,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上,有一所大学特别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当我们今天唱响国歌时,这所学校就诞生在国歌描绘的那个年代,她就是西南联大。今天我们缅怀西南联大的奋斗历程,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徐匡迪主席为我们做今年毕业典礼的主旨演讲,让他给大家讲讲西南联大“艰苦奋斗”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樊丽萍 正文图:本报记者袁婧摄
编辑:樊丽萍 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