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周岁”未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教授,不久前到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档节目,当被问及同济大学的“人设”是什么时,他脱口而出:擎天柱。
很多年轻人对擎天柱的第一印象,是动漫《变形金刚》里的经典人物,其正直、博爱、善良、亲和、顾全大局、喜怒不形于色等领袖气质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擎天柱”这样的角色。《楚辞·天问》中说:“八柱何当。” 有注释说,“言天有八山为柱”,就是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这片蓝天。
在今天举行的同济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上,陈杰在发表致辞时剧透:之所以要把同济的“人设”形容为擎天柱,是因为学校校史馆门前的那根石柱,有古朴厚重之美,上书“同济天下”四个大字。
这是给他“济忆”最深的地方,而今天,他也寄语新一届毕业生们:要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中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突破小我、成就大我,做傲立天地之间的栋梁之才,擎天之柱!
以下为陈杰校长演讲(部分内容有删节):
胸怀天下擎天志 , 百尺竿头正当时
——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9年6月28日
同学们: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向3861位本科、5392位硕士、994位博士毕业生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当你们光荣地成为同济大学2019届毕业生,穿着渴望已久的学位服漫步在初夏的校园,目光再次掠过充满你美好回忆和青春激情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不知此时你的所思所忆情牵何处,也不知道同济的哪个画面值得你多年以后依然反复回忆。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给我“济忆”最深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是否仔细端详过四平路校区校史馆门前的那根石柱,有古朴厚重之美,上书“同济天下”四个大字。
两周前,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有位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问我同济的人设是什么?我当时脑海中第一闪现的就是这根“同济天下”柱,于是脱口而出:擎天柱!我觉得擎天柱这个名字十分贴切,大家知道他是《变形金刚》里最经典的代表人物之一,正直、博爱、善良、亲和、顾全大局、喜怒不形于色等领袖气质深入人心。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这样的角色。《楚辞·天问》中说:“八柱何当。”有注释说:“言天有八山为柱”,就是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这片蓝天。这样相互支撑、同心协力的形象不正是我们同济人“同济天下”的那份气魄与担当吗?这样顶天立地、不折不弯的形象不正是我们同济人脚踏实地、不务空名会干实事的真实写照吗?这样不畏风雨、勇挑重担的形象不正是我们同济人始终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不懈探求真理、追寻科学的前行目标的生动写照吗?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更高平台的起点。
同学们,你们要像耸立在校园的国立柱一样有灿烂“继往”,也有美好“开来”。在过去的学习时光中,你们在老师辛勤指导下,在同窗好友帮助下,在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们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下,在思想上、政治上、性格上不断成熟,用勤奋努力和智慧才干收获满满。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无限宽广的舞台,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提供了无数种可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中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突破小我、成就大我,做傲立天地之间的栋梁之才,擎天之柱!在此,我想给在座诸君提几点建议。
一是矢志奋斗,行而不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过:“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同济大学的发展,靠的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也是同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烽火连天中不废研求,在百废待兴时迎难而上,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
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孙钧院士90多岁了每年还出二三十趟差,汪品先院士82岁了还三次下潜南海海底。我们这么年轻,这么有活力,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奋斗。同学们,前行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喜悦也有哀伤。”“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希望大家在顺境时不懈怠,在逆境时不气馁,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向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奋勇前进!
二是坚守信念,坚韧不拔。
奋斗者首先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敢于坚持梦想。港珠澳大桥总负责人、同济杰出校友朱永灵,在港珠澳大桥这一“超级项目”上坚持付出了自己15年的美好年华。这15年,他积极协调沟通粤港澳三方,永不言弃,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还有2017年沪上自愿选择赴西藏自治区服务的唯一一名博士,我校校友占冠元,博士毕业时舍弃了安逸的环境、“钱途”的诱惑,坚持自己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同学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也并非一朝一夕。“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只有坚定的信念、恒久的坚持,才能让你比别人走得更远,离梦想更近。
三是主动担当,当仁不让。
担当意味着闯关夺隘的气魄和磨练自我的执着,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进取心,以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主动担当不仅能够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成长机会,也能够获得别人尊敬与支持。
大家进校的时候,我们说要把你们培养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大家马上就要走入社会,我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展现出栋梁和精英的本色,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大家一定要向我们的先辈那样,挺身而出,主动担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主动挑战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主动下功夫解决那些制约发展、影响全局的瓶颈问题、棘手问题,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同时,自信、坦然、潇洒地面对个人的得失。
四是宽厚包容,和而不同。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同济一向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传统,校园里的每一栋建筑都各具特色,但又浑然一体,这是我们同济人的气度和胸怀。当你们离开校园面对新环境,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趋势新要求,千万不能“吃老本”、守陈规。要胸有全局、视野广阔、不断学习,以预见性的战略思维,做长远发展的科学谋划。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一线研究,看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不囿于门户之见,兼收并蓄才能博采众长,才能在包容中汲取知识,在包容中提升自我,在包容中凝聚人心,在包容中共同奋斗,在包容中成就辉煌。
一代代学生的入学、毕业和成长,书写着一所大学厚重的发展史。学校的每一点发展和进步,也有同学们的贡献与见证。
感谢大家与母校共筑精彩:我们一起经历过学校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的喜悦,一起经历过110周年校庆的盛典,一起经历过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热烈,一起经历了食堂开设大排档的热闹,一起经历了宿舍楼里通热水的温暖,一起经历了嘉定体育中心落成的兴奋,我们一起演江姐、看江姐,一起看“小猫的快速长大”“老鹅的绅士步伐”,一起经历学校在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中的发展和进步。
要离开学校了,希望大家能够怀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亲人对你们含辛茹苦的养育,学校为培养你们的投入,老师对你们成长的倾注,楼管阿姨和保安大叔对你们安全的呵护,后勤部门为你们辛勤的付出……
当然,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大家对母校的包容:虽然学校尽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没能在你们离开之前把学校里的一些学习条件搞得很好,比如嘉定校区的交通、四平校区图书馆的拥挤、部分宿舍设施陈旧等等……但是,精彩也好遗憾也罢,都是关于青春、关于母校的美好回忆。你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母校将是大家奋斗的坚强后盾,世界各地的校友会也将给大家提供及时的支持。母校祝福你们在时代的大潮中实现梦想,创造传奇!今天,你们以同济为荣,明天,同济将以你们为傲!终有一天,更美好的母校与更美好的你,必将再次重逢!
谢谢大家!
作者:陈杰
编辑:樊丽萍 李晨琰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