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讲台上,复兴高级中学历史老师顾超平缓缓念诵着马克思在17岁时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责时的考虑》,将学生们的思绪带回19世纪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不一会儿,语文老师陈珠静接过教棒,运用文本分析法梳理此文的逻辑结构,剖析马克思强大的目标感究竟从何而来;最后,政治老师张尚达“粉墨登场”,和学生共话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和抱负。这堂语文、历史、政治“混搭”教学的融合育人课,正是当前复兴高级中学挖掘各学科育人价值、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的鲜活案例。
头一回上这样别出心裁的课,高一学生张诗媛感觉十分新奇,“三门不同的学科独立而连贯,比平时单上一节课信息量大得多”,更意想不到的是,课程的内容给了她不小的启发。“其实我接下来马上要面临选专业,本来我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以及家长的建议等,但这堂课让我想到了一些平时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比如我们所选的专业和时代社会的关系等。”张诗媛感慨,写下这篇文章的马克思不过是17岁的年纪,但他能够跳出小我、小家的范畴,考虑到社会和国家,这样的担当精神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融合育人课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弥补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陈珠静提到,在教授一些涉及家国情怀的语文课文时,学科要求往往是做到文本精读、逻辑梳理、理解作者的意图等,但关于时代背景的拓展了解,以及思想的进一步升华等,课堂留给这些部分的时间不多。
记者从复兴高级中学了解到,目前学校已经构建起联通课内课外、融通校内校外、贯通线上线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德育”工作格局,统领学生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管理保障等主干工作。首先搭建课程支架,抓好学科育人,真正做到“门门都是德育无痕课”。眼下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建立了指向“思想引领”“文化涵养”“关爱成长”“社会拓展”四个目标的德育课程框,发挥跨学科融合的综合育人功能;在课程实施上,特别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实施“高低结合”策略,通过情景化、结构化、脉络化的教学设计;在课程评价上,基于“学分绩点制评价”,建立“学程护照”,对学生共性化和个性化的学程进行跟踪记录与综合评价,为成长状态提供可视化的参照依据。
在校长陈永平看来,进行融合育人课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有三个目的和亮点:拧好协同育人“一股绳”,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共育机制;织好课程育人“双面绣”,构建全面、全程、全员学科德育机制;架好活动育人“三棱镜”,构建多元、多维、多层主题教育机制。“面对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个体,复兴的各种校本化主题德育活动像三棱镜一样把教育方针这束‘白光’分解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的七色光,促使每个学生朝着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向发展成长,成为既具备核心素养的基础,又各有专长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