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那么,针对不同学段,创新教育如何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哪些规律可循?培养途径、方式有哪些?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多位来自科学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昨天举办的黄浦教育高峰论坛上,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人是中国最大的本钱,假设1万人出1个人才,那我们也有十几万人才。我们出来的人是一批奋发图强的斗士,还是浑浑噩噩的文盲,这个决定了国家的命运。”8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汪品先教授走上讲台,一番话说得振聋发聩。
汪老指着手机说,它的前身就是计算机。在上世纪末期计算机刚起步的时候,一台计算机的重量论吨算,因为里面都是真空电子管和灯泡,需要一栋楼才能容纳。但现在的手机,能直接放进人们的兜里。再看自行车,“我结婚的时候自行车要凭票买,是家里六大件之一”,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专门有人看管自行车,而今天,大街上满是共享单车。“历史的车轮转得越来越快了,动力的关键还是在科技。”
在汪老看来,早先的培养模式是把人变成计算机,但现在是把计算机变成人。从前,重要的是传授知识,你要记住它,这样才会知道东西在哪里。现在,手机会帮你记忆很多东西,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反倒成了主体。
“学校不是一个批发知识的仓库,不是一个制造文凭的工厂,它是一个培养能力的基地、陶冶情操的烘炉。”汪老说,陶行知先生讲过一句非常好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是教人求真理,学是学做真人,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这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
那么在我们如今培养学生的要求中,什么是真正的“创新能力”呢?
汪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个不好的风气——“跟风”,新名词出现了之后,大家会把很多标签往上贴,然后都变成创新了。如果那些评审结果中10%是真的创新成果的话,那是真的了不起。可是,真正的原创、创新是不多的,其中95%都是没用的,真正留在历史上的是很少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创新,很多工作用不到创新。重复的工作里具有创新的含义,教学是最典型的例子。“上课教学不是要你讲新知识,这个不是教师的任务,是把现实的知识传给学生,但是你的教法大有创新的余地。”
而且,智力生产和物质生产是完全不同的,课堂上讲的是旧东西,但是你要根据听众的不同,“要把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不是我强迫你听,而是你要从我这里听东西,一个在于内容,一个在于精神。“讲课的人如果自己打瞌睡,你就制止不了下面的人打瞌睡。”
在汪老看来,科学是好奇心驱动的。“科学是很好玩的,我们现在把科学说得太严肃了,老师都要板起脸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它本来是好玩的,因此我要玩它,它有用,我太高兴了,它没用,我还要用,这才叫研究科学。
汪老用元素周期表举例。“据说门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在梦里发现,在梦里懵懵懂懂看到了类似的东西,然后就有了元素周期表。”在汪老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也有类似的经历,一有灵感,一想起什么,马上爬起来,写下来。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是在环球航行中产生的,他经常在家旁边的沙子路上想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发表论文,是他的朋友逼他的,说你再不发表,别人就要把你的问题说出去了。汪老笑着说,其实很多科学发明和发现,不是诞生在办公室里。
“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做科学家。”汪老说,如果真的想做科学家的话,你要学会思考,这个思考是指独立思考,不是独立,不为考试,不为家长,不为名气。另外,不能轻信别人,你要接受一个自己认证的定律。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