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与第20届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本部校区。这里聚集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学子,校园里的六座教学楼是他们扬帆起航的起点。
千里之外的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这里曾经没水、没电,只有一群把读书当成希望的山村孩子,他们所在的教学楼排行第七——这是复旦延伸在外的另一座“知识殿堂”,也是数代复旦支教人薪火相传的“接力棒”,更是这群年轻大学生在西吉的“家”。
2019年,是复旦研究生支教团在宁夏西吉支教的第20个年头。224名队员怀揣着理想担当,扎根于西部的深沉土壤,在扶贫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中默默耕耘。在这里,他们是“小老师”,在孩子们的梦想之路上,他们愿意做那个点亮地图的人;在这里,他们也是“小学生”,这片贫瘠而宽容的土地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更真实的祖国,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他们愿意做那个走得更远的人。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理解国家,改变他人,改变自己
三合中学的第七教学楼旁,有一间小小的屋子,三面墙上满是书法、绘画和寄语,细细辨认,字迹和落款来自不同批次的支教队员。“之前几乎所有的教室都改建重修了,唯独这间屋子没有动,因为这里是历届支教队员的小厨房。”校长赵稳康笑着说。
从2001年起,三合中学成了复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个入驻点,一代代队员见证和参与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2006年,学生有了一间阅览室;2008年,校门口水塔建成;2009年,有路灯了,学生终于不用在雨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摸进教室,摸黑进宿舍;2010年,锅炉房建成,学生们终于可以方便地喝上热水。到现在,这里又多了一间拥有43架电子琴的琴房。
复旦大学2018届外文学院学生、第20届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王正娴如今是三合中学九年级的一名英语老师,来这里一个多学期,她不仅适应了最低零下20度的天气,还不可避免地沾上了点西北口音。“三合的娃娃害羞,刚开学的时候因为还不太熟悉,他们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永远都是低着头盯着书本,就算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敢大声说话。”王正娴只好收起她的东北急性子,慢慢变成一个能够轻声细语重复每一个知识点的“温柔乡村女教师”。
这样的改变在所有的支教队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生长在大城市的女孩子,到了这里成了肩能挑水、手能提重的“女超人”;在家从不做家务的“小皇帝”,到了这里成了烹炸煎煮样样在行的“大厨”。最重要的是,当这群年轻的大学生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担起了他人的成长重任,他们渐渐开始懂得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付出。
“学会理解”是复旦大学2018届新闻学院学生、第20届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王雨薇来到西吉县平峰中学之后最大的感受。
“我之前对于乡村和山区孩子的理解并不准确,我以为他们需要的是新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实验器材,其实现在这些东西并不缺,他们缺少的是学习的动力以及对学习意义的感悟。”王雨薇常常能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通过读书走出去?因此,她和队友们特别注重给予孩子们心理和目标上的激励。“我们会通过照片、视频、口述等形式给他们讲述城市里的生活,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学习,也有机会过上那样的生活。”王雨薇这样说。
而在复旦研究生支教团20年的育人接力下,许多西吉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喜人的改变。西吉县王民中学八年级学生小王来自一个七口之家,这个贫困的家庭与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有着不舍的缘分。他的二姐、三姐和四姐分别于2007、2008 年进入王民中学,共经历过八位支教老师。“小老师”们不但在学业上帮助、关怀着他们,还用自己的零花钱资助这些孩子一路读书升学。现在,小王的二姐已经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三姐、四姐正在读大学。
贫瘠的大山深处,终于有了越来越多真正“走出去”的人。2006年,在三合中学,支教队员培养出了学校第一位考入“211”高校工科专业的女学生。2011年,在平峰中学,支教队员的学生考取全固原市中考状元,三年后这个孩子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复旦支教走过20年,传递希望需要薪火相传的力量
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998年,团中央、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本着“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信条,复旦大学响应号召,遴选成立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999年派出五名队员赴宁夏西吉开展服务。
20年来,作为全国派遣研究生支教队员最多的高校之一,复旦大学累计选拔输送了225人次224位支教队员到西吉县九所乡镇中学开展扶贫助教工作,这支充满干劲的青春队伍既见证了“接力扶贫”给当地基础设施带来的改变,也见证了复旦智慧为当地教学质量带来的改善,更见证了越来越多山村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西吉是传递知识火种和希望的起点,但永远不会是终点。
从5月14日起,连着两天西吉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上海客人——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带领的一行十几人中,有许多第二届、第七届、第十届等批次的支教团老队员。重回故地,感动依旧,也让人真切地看到了20年薪火相传的力量。
第七、第十届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张阳是全国第一位两次支教的支教老师,她的故事一直鼓励着后来的学弟、学妹。距离上次回到三合中学看望毕业的“宝宝们”,已经过去了七年,她欣喜于学校崭新的发展,提起往事的时候语气充满怀念。
“我刚来西吉的时候,这里的水都是发酸的,床也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当时更没有这么好的硬化道路,去一趟县城只能搭老乡的车,还是一路颠簸。”现在,三合中学的支教队员宿舍已经焕然一新,不仅有了独立卫浴、松软的床,还添置了电冰箱、采暖设备等。20年时光的印记,就藏在这些生活的细微之处。
王雨薇所在的平峰中学是四个支教点中海拔最高的一所学校,也是所有乡镇学校中成绩最优异的一所学校。这意味着这里的冬天会更寒冷,在这里教书育人,担子也更重。好在出发之前,她就体会到了支教团20年来“传帮带”的温暖。
“最开始我对这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是上一届的学姐们通过微信介绍了很多关于平峰的信息和生活小贴士,包括在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比较’挑战三观’事,让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王雨薇笑着说,“比如这边的旱厕。”
支教团队友们住过的教师宿舍也存放着许多光阴的故事。正在王民学校服务的复旦大学2018届经济学院学生、第20届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杨陈浩彤总能从自己的宿舍里翻出前辈们的“礼物”——一张懒人桌、一份批改过的历史卷子,甚至一张褥子。这些小小惊喜让他觉得既有趣,又温馨。
而在王民学校的档案室里,还有一张堪称“镇校之宝”的书桌,上面写满了曾在这里服务过的所有复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名字。有趣的是,这所中学是全国高校支教团唯一坚持20年连续派遣支教队员的学校,而由于这里的复旦支教队员多以男生为主,他们便把自己称为“王民兄弟”。“刚开始大家比较矜持,字都写得比较小,后来越写越大,从第17届开始,只能写到第二面去了。我的名字有四个字,可能要写两行!”杨陈浩彤说。
现在,王正娴和另外两位队友常常会来到校长特意保留的小厨房,看着墙上的印记,他们能感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似乎和前辈们重叠在了一起。左面的墙上,画着一棵树,上面印满了历届队员的手掌印,五彩斑斓,就像大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这是他们来过的证明,也是他们激励后来人的方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年来,为孩子们、为农村、为中国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始终是历届复旦支教队员的初心,也是支撑大家不懈奋斗的信念。20年过去了,第一代支教队员已经为人父为人母,新一代支教队员也大多出生于“95后”,在“西海固”这个中国乃至世界最艰苦的地方,复旦人的支教从未间断。正如焦扬所言,这宝贵的二十年彰显了当代复旦青年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永不满足,无论做什么,要做就做到最好,是复旦人的信条,也是复旦研支团的追求。“一年可能无法改变一个人,二十年却可以改变一个地方。”她衷心地期待,未来在复旦园里能看到更多来自宁夏、来自西吉的同学。
作者:本报宁夏西吉专电(特派记者 朱颖婕)
图:孙毓斐、朱颖婕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