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新的传播形态从出现到拥有5000万用户,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微信和抖音只用了10个月。在当下这个新技术不断迭代、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年轻的新闻人不应受困于技术焦虑,要继续坚守新闻理想,坚持优质的内容基因。
昨天下午,人民网总裁叶蓁蓁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上海六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开讲“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
这是本市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重点项目——“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二期的首讲。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大学的350余名新闻传播学院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新闻人一定要有技术敏感,但不应怀有技术焦虑
过去,媒体是售卖新闻资讯和影响力的专卖店,现在越来越多互联网平台正在集各种信息为一体,未来媒体该如何发展?通过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叶蓁蓁说,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种产业形态和社会形态,也是顺应时代的战略部署与路径规划。
在他看来,从文字、印刷术到电信、互联网技术,每一次信息传播技术革命都让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获取成本越来越低、门槛越来越低,同时参与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在一次次传播手段革新面前,年轻的新闻人一定要有技术敏感,但不应怀有技术焦虑。”他建议学生,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一定要以未来的眼光看待当下。
叶蓁蓁说,正如五年前贵阳提出打造大数据之城,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到了两年前,所有能够想到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把云后台设在了贵阳,“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切都在基于新的逻辑重新组合。”
坚定新闻理想,用看家本领把握舆论主导权
技术发展如此之快,对于年轻的新闻人来说,也有很多有关未来职业发展的困惑。
讲座中,有学生提出,在微博、微信及一些商业平台的影响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似乎也在发生改变。有些新闻虽只有短短几句话,却成了“10万+”“100万+”的爆款,而一些深度调查新闻,篇幅长、生产成本高,流量可能不及前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未来新闻人该怎么办?
叶蓁蓁直言,尽管网上不时会有所谓的爆款出现,多数却是奔着流量而去,有些甚至为了流量而放弃了操守。但是,与此同时,不少有社会担当的媒体通过转型,努力提升对于重大社会问题的议题设置能力,在提升媒体影响力的同时,利润也得到了增长,这说明新闻人永远不能淡化甚至忘却自己的理想和使命。
他说,未来机器人写稿是必然的,但在可以预见的二三十年中,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仍然是观点评论、深度调查、权威解读和政策内参,新闻人必须通过这些看家本领把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袁超颖说,这次讲座让她重新找到了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任何时候只要坚守新闻理想,总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焦文宾也说,这次讲座让他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他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
部校共建,培养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去年,上海首推“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覆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和上海媒体青年业务骨干2400多人次。
今年的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将紧扣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上海解放70年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开讲,帮助年轻人理解当下的国情、党情、世情和市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这是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创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一次有益探索。
2001年起,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017年,市委宣传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签约共建新闻学院;今年2月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约共建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 姜澎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