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根据相关部门要求,一场“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在沪上某小学开展。低年级小学生拿着避孕套面面相觑,有的把它比作“棒棒糖”,有的则大声问:“老师,避孕套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老师一时语塞:“不得不承认,向低年级学生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有难度,不太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
据记者调查,大量“进校园”活动都是“一刀切”式地布置给中小学生,有些是否适合孩子,也许并未细心推敲。有专家直言,孩子的成长需遵照其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时候未到”的学习只会事倍功半。
“进校园”之前,先问问孩子的成长规律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童蒙时期,天真未染,重在以“正”育之。
在特级校长、上海市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看来,一系列“进校园”活动背后,蕴含着美好的教育初衷。时至今日,教育的内涵、外延正在不断扩展,学校讲求“开门办学”,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势必会带来更加多元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从这点来看,多彩的“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成长经历,是时代的要求,但是否每项活动都有必要走进校园,确实值得商榷。
提及这个话题,一位上海市特级校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说,有一年接连发生了几起电梯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就下发文件,要求中小学开展电梯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具体做法竟是让中小学生作为志愿者到处乘坐电梯,排查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宁可不参加活动的先进评比,也不能让学生去冒险!”
一次“全国禁毒知识竞赛”的经历,让沪上一名小学德育教导印象深刻。这场在网络上进行的知识竞赛题库里有六七百道题,其中涉及毒品的化学成分及名称等专业知识。“别说是小学生,就连老师也看不懂这些题目。”这位老师坦言,为了让学校的排名“不太难看”,班主任只好组织学生干部和家长一起上网“刷题”。两周之后,学生们死记硬背下了几百道题目的答案,才去网上答题。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校长李斌认为,要使活动科学有序地进校园,首先要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针对适宜的年龄段进行订制和开发。她说,学校不是“流动车”,倘若繁杂的活动过多牵制了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扰乱教学秩序,那就违背了“进校园”的初衷。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副教授周圆则强调,成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是“陪伴”和“观察”,从而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因此,“进校园”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明确教育责任的边界,为校园设置“防火墙”
不可否认,各类“进校园”活动都承载着美好的期望,但教育并不只建立在学校的孤岛之上,它涵盖着更广的范围——家庭与社会。
在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看来,很多活动进校园之后,学校在课时、师资等方面都面临不小挑战。而诸如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化公益场馆,则能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从这点来看,有时不妨给学校“松松绑”,让孩子的学习空间拓展到校园之外。此外,有些教育需求和目标还可由家庭来承担。在不少家长看来,家庭教育就是陪孩子做作业。实际上,孩子的许多人生必修课都可在日常生活中习得。陈小文举例说,曾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生活自理能力从学校抓起,可孩子的生活能力更应从家庭抓起、从父母的引导做起。
仔细分析这些“进校园”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锦上添花”的知识性技能,而非学生“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坦言,“我们的教育历来有一种‘多教多学’倾向,但除了‘多多益善’,还有一个词叫‘过犹不及’,现在很多人忽视了知识的吸收过程和学生的承载容量,而这恰恰是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他表示,如果“进校园”活动的形式、名目过于繁多,很容易变成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场面热闹,收效甚微,最后交上一沓老师“连夜赶制”的材料就算成功举办。他建议从源头上把控“进校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把那些不必要的、重复性高的活动拦在“防火墙”之外。
>>>记者手记
梳理当下进校园的各种专项教育,以及社会上各类“专家”“专业人士”建议孩子抓紧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他们本身从事的某一领域中的核心技能,比如税法知识、财经知识等。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直言,从某种角度看,这是在把成人社会里高度发达、细化的职业和专业领域,过早地投射到孩子的世界。
“凡事鼓励孩子多学、早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年人普遍的焦虑感。 ”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说,在当前这个“知识爆炸”、行业快速更迭的时代, 人一生所需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太多了,而且随时会有一个新的行业风口出现。 身处快速变化的时代,成年人有时会感觉:“要是这个不会、 那个不会的话,恐怕很快就要生存不下去了。 ”渐渐地,这种对自身的期望被投射到了下一代身上。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和社会变迁,3D 打印、 少儿编程、 人工智能、金融财经等新兴概念及相关课程,陆续进入校园教育体系, 其中不乏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也有一些属于“非必要”的知识技能——会,固然好;不会,也没关系。 只不过现在,它们在成人的过度关注和莫名的焦虑下,变成了孩子们课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或多或少地打乱了他们原本从容的成长节律。
如何在孩子可接纳的范围内,从中挑选适合他们身心发展、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活动内容,是一道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急迫课题。
作者:本报记者 张鹏 朱颖婕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