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
■采访:樊丽萍(本报记者)
“城市应尽可能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但是,扔垃圾这件事是一个例外。如果市民扔垃圾太‘方便’,整座城市的运营就不方便了。”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诸大建教授,这两天密切关注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的进展。
诸大建有一句话,曾让沪上管理层和学界记忆犹新。他说,垃圾是上海的“心头大患”。和一些全球知名城市相比,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一度和我们这座城市的地位不相称,甚至是落后了。“我们曾经很认真地努力过,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
而这一次,上海全市上下总动员,下定决心补上这块短板。昨天,诸大建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上海正迎来史上最好时机。”
“没有退路”的上海选择转守为攻,每个市民都要有势在必行的紧迫感
“在处理生活垃圾这件事上,上海真的已经没有退路了。”诸大建说,城市就跟人一样,不仅要“吃”好、“穿”好,“新陈代谢”也要好。垃圾就是城市的代谢,一旦代谢不佳,城市不堪重负,这座城市在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上就会打折扣。
根据测算,上海目前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超过1公斤,每天垃圾产生总量超过2.6万吨,正在逼近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的极限。若不想在将来陷入被动,现在就必须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瞄准“回收利用率更高、填埋比重最低”目标,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在诸大建看来,上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进入“转守为攻”的新阶段。“过去是守,有多少垃圾产生,就要求提供多少末端处理能力;现在是攻,设定末端填埋与焚烧的‘天花板’,从源头开始减量。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往往是环卫部门单兵作战,这一次是全市协同作战,而且是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个人和单位的责任,从政府独唱变成社会合唱。”
诸大建认为,上海要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不仅要积极宣传好这一“新时尚”,同时也要让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有一种势在必行的紧迫感。
上海与“纽伦东巴”比较,最大短板就是垃圾问题
最近,诸大建在微博上表示: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比较,最大的短板就是垃圾问题,需要有疾风暴雨式的“垃圾革命”。
按照诸大建的看法,从金融、航运、贸易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些维度来考量,上海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全球城市的水平已不相伯仲。但是,在城市垃圾处置方面,上海则相对落后,可以说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短板”。据其手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占比约36%,填埋处理约50%左右,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比例小于10%。而伦敦的这三个比重分别为40%、30%、近30%,东京大约是75%、3%、20%。
众所周知,一些全球知名城市都要给市民扔垃圾“做规矩”“添麻烦”。诸大建以东京举例做了阐释。上世纪90年代的东京和今日上海的情况十分相似。当时,东京人均GDP约为2万美元左右,而人均每天产出的垃圾远超过1公斤,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接近极限,必须要采取刚性措施推进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最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京的生活垃圾排放量达到峰值,然后进入下行通道,并实现了“低垃圾排放、高经济收入”目标。
上海市民在扔垃圾这件事上,一定会真正“潮”起来
诸大建说,上海未来的发展,也需要像东京等国际特大型城市一样,在历经经济高增长、垃圾高排放的“双高”阶段后,向经济高增长、垃圾低排放的新阶段挺进。他建议,今后衡量上海的经济密度时,可基于绿色GDP的要求多设立一个参考指标,那就是垃圾产出与GDP的比值。
“在水、气、土、渣等城市环境问题中,垃圾处理是城市最大和最困难的挑战,不能等待人们觉悟慢慢提升演进,而要在短期内迈上新台阶,有时候必须采取疾风暴雨式的集中治理,然后转化为全社会成员的长期坚持与习惯养成,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巩固成果。”诸大建相信,在当下加强顶层设计与刚性执行的背景下,上海市民在扔垃圾这件事上一定会真正“潮”起来;未来上海在垃圾处理水平上也一定能与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城市对标。
作者:本报记者 樊丽萍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