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的氛围还未散去,社会各界关于教育的思考却从不停歇。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三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来自上海、北京、湖南等地的多位教育界、媒体界人士围绕教育改革、育人核心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同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成效,这场“干货满满”的论坛也吸引了超过600名观众前往聆听。
引导学生立大志、有宏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实我就是个草根老师,最大的长处是年纪大。”作为论坛的第一位嘉宾,刚刚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荣誉校长于漪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67年的亲身经历,一番幽默的开场白赢得阵阵掌声。
她至今还记得,1978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由此传遍大江南北,也鼓舞了千千万万青年投身科学。当时她便跟数学教研组长提议“唱双簧”,一个人讲哥德巴赫猜想,一个人讲报告文学。“陈景润先生在六平米的锅炉房里,用双手摘下了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他的学习动力就是爱国精神。”在于漪看来,现在的教育中有些“功夫”下得还不够,尤其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多下功夫,引导孩子们立民族精神的根,树爱国精神的魂。“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用生动活泼、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现代教育方法,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灯。”
刚刚忙完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汪涵也现身论坛,畅谈他作为一名媒体人和一个普通的家长对于教育的关切。他提到,现在长沙有很多双语学校,关于孩子什么时候学英语,各种说法不一。有人说4岁开始就应该学,赶早不赶晚;有人说6岁以后才能学,因为这样比较符合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于是他和太太产生了分歧。“教育的前提是观察,很多家长往往还没有观察出个结果,就要让孩子如何如何。”汪涵感觉到,现在的家长有些“着急”,而现在的教育未免过于“主动”,不如慢下来,变得“被动”一点。
在他看来,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内心有信念、有宏愿,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光明地、诗意地生活。他说,未来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这是因为每个人需要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生活下去的力量。“教育应该用美去感召孩子们,让他们相信美,拥有美,追求美。”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论坛上,几位深耕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长则向观众分享了各自的教育改革经验。
在如今的北京十一中学,全校一共有4359个学生,同时也有4359张课表。据校长李希贵介绍,为了寻找更能产生效能的教育环节,学校于2010年推进了以选课组班为主要教学组织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改革尝试。走班制“盘活”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让学生走上了个性化学习的道路。现在每学年,每个学生有机会在7~10个教学班里学习生活。“孩子们会在每个班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数学班里是课代表,在汽车设计班里是学徒。”这些变化让他们学会适应不同的集体和不同的自我定位。此外,教职人员的角色也根据不同的职责变得更多元了。李希贵说,现在每80个学生有一个“咨询师”,他们会为教学班的班主任提供专业建议,并给学生们定期开课。而每个年级有一个“教育顾问”,负责“重大问题学生”和“学生重大问题”。
更大的改变在于学习空间。教育工作者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在一个教室里没法组织适合所有学科的学习资源。因此,十一中学探索建设学科教室,让教室成为师生自发创造教育机会的空间,让学科回归各自的本来面貌。“以前上课是需要什么才拿来什么,现在化学教室里放置了整个学年的化学课所需的用品,包括大量仪器、设备、图书、报刊等。”这样的教室既能让老师爱上办公的感觉,也能满足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的需求。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学习空间的改造也在改变着学生的成长轨迹。校长徐红提到,在占地共4万平米的校区内,除去常规的教室、实验室,目前已有9570平米被改造成了学生的自由空间,包括社团楼等。课堂上的交流模式也不再是传统的1:40,而是一对多、一对一。每学期还有60小时的“梦想时间”,供学生自由做梦。“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是教向学转变,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徐红这样说。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