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有个话题特别火#我的儿子是学渣#,大意是一位学霸硕士妈妈觉得自己儿子是学渣,后来自己释怀了,“我的孩子虽然英语不行,可是他心底善良;我的孩子,虽然语文很糟,可是他孝顺父母”。
当时看到原帖说,看哭了无数人,让很多家长戳中了泪点。说实话当时看完就很不舒服的,于是就转了这个在我微博,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抛开这条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故事性”,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完不舒服的原因,也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交流你们的想法。
狭隘的单一价值观
学渣和学霸,这个一开始也许是个玩笑话,但慢慢的,似乎我们也都习惯了用这样的称呼来划分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称呼意味着什么?
简单粗暴地用“学渣学霸“划分孩子,其实反应了我们狭隘的单一价值观,要么好、要么差。但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学渣”和“学霸”,大部分人当年也好,现在也好,都是“中间值”,而每个“中间值”接下来的努力和选择,才造就了未来很多的差异。
用“学渣”给自己才上小学的孩子贴上标签,让我们把“事”和“人”混为一谈了,“某个学科暂时落后”并不等同于“你人就是这样了,你学不好了”。但当我们把这个称号说出口时,我们对于他的学习能力可能已经判了“死刑”,扼杀了他接下来努力的可能性。
品质难道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吗?
“我的孩子英文不好,但是他心地善良”,粗看这些话的确会被打动,似乎在提醒我们每个为人父母别忘记了当年育儿的初心,也在提醒我们多多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
但仔细读一下,她犯了逻辑上非常典型的关联谬误,把两个没关联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善良”和“英文不好”根本不相关,这两者之间是不存在“虽然但是”这样的转折情况。
而且顺着这样的逻辑下去,似乎这些品质都是“退而求其次”的产品,难道如果儿子是“学霸”了,这些孝顺、善良等品质就可以不讲了吗?仔细追问几句,其实就不难发现,这两者根本就是两码事,根本不在一个纬度的,这是在偷换概念。
用学渣定性自己的孩子,然后用这些转折句来自我宽慰,从我角度来看,就是家长自身行为和思维懒惰的表现。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的,“大J,你是现在站着说话不腰疼,上学后就是要遇到考试,考试了就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那如果我的孩子就是那个倒数几名,我能怎么办呢?”
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老朋友们肯定记得,这是我很早以前就和大家分享过的,这是斯坦福大学Carol Dweck教授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会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和后天经验不断进步的。
我们从小到大经常从自己父母中听到的那些话,“他不是读书的料,女孩就是数学不行,女生三年级以后肯定不如男生”,包括这位妈妈说的,“我的儿子是学渣”,其实都是我们长久以来“固定思维模式”在作祟。
孩子的思维模式首先受的就是我们的影响。如何看待困难,是觉得孩子就是“不行了”,还是告诉孩子,“这的确挺难的,但难才有学习的意义”,然后帮助孩子审视他的学习策略,找到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行动计划。
一念之间,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如果一个人接受自己就是“学渣”,那么他可能一辈子就真的是学渣了;而如果一个人接受自己就是“学霸”,那么他就会害怕自己失去这个称号而战战兢兢,不敢挑战。
多少父母的焦虑和孩子的玻璃心是因为输不起,而这个输不起就在于,我们忘记了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两次考试失败就能定义自己的。
与其拼“起跑线”,不如从小打造一个“输了没什么,重新来过就好了”的强大心脏。
打造转换视角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父母需要教给孩子的一项幸福能力就是学会转换视角,我们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安放自己的舒适空间,但大部分人的参照系统找错了,于是一辈子都是在向外探寻。我的身材不如A;我孩子体重不如B;我的老公工资不如C,似乎总无法满足。
这个参照系统最初就是靠父母引导孩子建立的,记得小D有段时间最喜欢和其他孩子比谁高,矮了还会不开心。我就带着她读了一本关于宇宙的绘本,然后我就和她说,“妈妈如果去宇宙了,那么就会这么一点点小”(用手比划给她看),小D马上好奇问,她去宇宙有多大,我说也是那么一点点小。
之后我就告诉她,小D比邻居的小宝宝大,但是比妈妈小,可是妈妈和宇宙一比,也很小。每个人的大小不是绝对的,可以和其他人比,但是最好的比较是和自己的过去比。
学习成绩其实也是一样的,中国有句古话说,“鸡头凤尾”,说的就是这个参照系统,很多人在一流学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如果转学到了普通学校也许就很好。
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一句鼓励,更是我们需要时刻有这样一个调整的参照系统。胜利的时候,提醒孩子走近一步查看哪里值得改进的;失败的时候,拉着孩子后退一步记得不要失去全局观。
孩子成年前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认知的参照系统,如果一个已经被父母定性是“学渣”而且还是“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孩子,那么他的自我认知肯定也是“糟糕透”了。
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容器,见过“大山大水”,真的想明白未来需要怎样的人,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一两次考试成绩而一惊一乍。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承托住孩子,帮助孩子打造转换视角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改变和努力。
树立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人,这其中包括了很多的能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其中一项就是独立并且敢于为自己负责。愿意为自己的任何一个选择买单,面对问题不找借口和托词,敢于直面问题,吸取经验。
而这些,就是从不说“但是”开始,“我的儿子英语不好”,这之后不再有“但是”,因为这是事实。然后告诉孩子这是“暂时”不好,帮助孩子寻找根源行动起来。当父母肯直面问题,孩子才能具备为自己负责的主观能动性。
人生有一辈子这么长,某个时间节点的状态不代表什么,但是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我们为人父母如何应对那个状态,我们的孩子又是如何反馈那个状态,会造就我们的未来。
Carol Dweck曾经说过,“努力是给予人生意义的事情之一。努力意味着你在乎它们,它们对你很重要。如果你不愿意珍视任何事物,不愿意全身心投入为它们而努力,那么生命将会是贫瘠的存在”。
为人父母可以不对孩子有期许,不对结果有要求,但不能不对孩子强调努力的重要性,更不能找任何说辞来逃避责任。
也许有人会说,我较真了,但改变说话方式,才能改变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就是体现在这些平凡日常里。对不起,这碗鸡汤有毒,我真的喝不下去!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转载自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