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最新版 《现代汉语词典》,“说服”一词的注音变成了 shuōfú,而不是shuìfú;在输入法中打“确凿”一 词,显示第二个字的读音应为 záo,而不是zuò……最近,一则有关汉字语音变化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戏称“感觉自己上了个假学”——当年好不容易被语文老师纠正过的一些“规范读音”,如今全成了错误;而不少“白字先生”闹过笑话的字,居然进了字典。
一音之差,未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交流,甚至很多字音的改变,本就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习惯。那么,我们就该“将错就错”吗?
在一些语言学家看来,字音演变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作为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语言难逃时间的洗礼,社会背景的变迁、潮流文化的更迭、大众语言习惯的转变都推动着它“与时俱进”。但除此之外,语言还有重要的文化属性,如果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和内涵随着某些字音的消失而被人遗忘,实在令人惋惜。
多音字变单音字,“从俗”是字音演变首要原则
对几乎每一种语言来说,字音演变都是一种必然。如今,古英语不再是英国人的常用语言,人们只能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探其奥秘;而古代典籍中的古汉字,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十分陌生。到了近现代,许多字音仍在不断发生变化。
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呆板”一词为例,这个词语本来读ái bǎn,但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从1987年起,这个词的读音被改为 dāi bǎn,如今大多数 90后、00后甚至都不知道这段渊源。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从”现在统读 cóng,取消 cōng的读音,相关造词有 “从容”;“脊”现在统读 jǐ,取消 jí的读音,相关造词有“脊梁”,等等。不少多音字就这样悄悄变成了“单音字”。
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语言天然具有时代性。而那些约定俗成的读音和用法,更便于人们互相沟通、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郑伟解释,古今字音演变的规律主要遵从三大原则。首要原则是“定音从俗”,在地名的定音中,这一原则尤其突出。据了解,地名属于专名,须“名从主人”,即借鉴当地人表述这个词语时所用的读音,之后再选用一个近音字用于定名,比如“六(lù)安”等。
第二条原则是“标准至上”,即以北京音为准。郑伟提到,明代中期以后,北京话才成为我国官话的标准音,在此之前,标准音主要是洛阳话和西安话。从北京话的形成来说,其成分比较复杂,涵盖了东北、江淮等地域的语言,这些方言性质的发音也影响了今天的汉字读音。
第三条原则是字音演变本身的规律,比如 “浊上归去”等。郑伟说,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最后一条原则原本最要紧,但现在让位于前两条非语言学的标准。
“古音异读”仍有价值,不能丢失汉字音韵、表意的魅力
如果说“粳米”从 jīng mǐ变成 gěng mǐ,“澎湃”从 pēng pài变成 péng pài,还不至于妨碍词义理解,那么有些字音的变化或许动摇的是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具有的音韵和表意的独特意义及魅力。而这一点,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已初露端倪。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丁慈矿坦言,混淆异读词的读音会给古诗文学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在诵读古诗文时尤其要讲究古音,因为它牵扯到两个问题——押韵和平仄。”他举例说, “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放在今天读 shuāi,但考虑到押韵,在诵读古诗时要读 cuī;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 “斜”要念成 xiá也是一样的道理。
丁慈矿表示,除了教学大纲和教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依据和参考。但如果在古诗文教学中遇到“古音异读”的情况,他还是会选择给学生介绍古音,即便这个读音早已在今天的生活中无迹可寻。“在追求语言规范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一个字、一个音背后的故事,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知晓和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平仄关系。”
除了传递音韵之美,一些读音还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在训诂学中就有一个“去声别义”的概念。以“骑”字为例,这个字在表示动词时读作qí,用作名词时读作 jì,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不过,在最新版《新华字典》中,这个字只剩 qí一个读音,jì已经不见踪影。往深处探究,随着这个字音的灭亡,一种独特的词义和意象就此消失了,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也随之消解。
“有些字音的消失令人惋惜。”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张翔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他坦言,字音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有时候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古音及其特殊的含义,他们会反问我,既然很多字音迟早会变化,那我们现在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令他意识到,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们铭记字音所携带的文化价值,不能轻易丢失汉字音韵、表意的魅力。
作者:朱颖婕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