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千篇一律的课堂,要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和思考质疑中不断成长。这样的理念,被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段副校长陈马克(Mark Ecklesdafer)落实在他的自然科学课堂中。“小蝌蚪在蜕变成青蛙的过程中为什么是先长后腿?”“苔原生态的存在对地球有什么意义?”“减少环境污染学生能做什么?”在这位“最受欢迎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的一个个奇思妙想“跳入”课堂,创新能力逐渐显现。
今天,陈马克获颁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面对赞许,这位年轻的外籍教师却继续延续着自己在中国的教育梦想:“我将继续留在中国做一名自然科学教师,此外,我还准备攻读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探索教育的新规律。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能够给孩子终身热爱学习的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秘密在“动手”
走进陈马克的教室,不少人会“吓一跳”。他站在讲台上,拿着两种不同介质的物体,为学生们演示牛顿第二定律。“哪一个物体会先落地?”陈马克激情四射地发问。“左边的、右边的!”孩子们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着。
类似的场景时常出现,在陈马克的课堂里,学生才是主角,而引导孩子们不断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引导者才是老师。
出于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哲学学位毕业的陈马克选择成为一名自然科学教师。在他看来,科学课能够进行动手实践,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这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也是能够抓住孩子们上课注意力的关键。他说:“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就是为又一次创新提供了可能。”
在科学教育中,马克坚持“5E”科学教学法指导教学——不仅要吸引(Engagement)学生的兴趣,鼓励孩子自我探究(Exploration),有问题的地方老师帮助解释(Explanation),让学生学会迁移(Elaboration )知识的能力,最后给予评价(Evaluation)。
于是,陈马克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探索未知领域的答案。即便是实验失败了也不要紧,从提出问题到动手实验,再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方式学会了对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育才显得更加重要。
为此,每年假期陈马克从美国归来,总会大包小包地带上许多岩石的标本、金属的标本,为的就是用这些材料带着孩子们在课上进行实验。
他的课堂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谈及与中国的缘分,要从陈马克大学时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文化交流项目说起。陈马克第一次来到上海,就被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六周的海外学习交流经历,令他终身难忘。“飞机降落后,从机场开往学校的路上,一路被车窗外的风景吸引,眼睛都没眨过。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来中国上海。”马克说。
正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他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项目的研修与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中国教师。
平日里,他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名著。不止于此,他还把这些名著编写成“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小短剧,指导学校国际部其他外教与学生在校内演出。这成为马克上课的又一个特点——中西文化的交融。
自2007年起,马克主动承担志愿向来自美国家乡来访人员传播推广中国语言、文化与历史。每年,他都会主动接待来自密歇根州大峡谷州立大学到上海交流访学的大学生,至今已坚持了10多年。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孩子们“做人”
深谙育人理念的马克认为,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初级目标,而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马克的倡议下,宋庆龄学校还开展过不少意义丰富的活动,“体验没有电的一天”活动便是其中之一。
在非洲,有些地方没有电,那里的人们要怎样生活?“可以点燃松香,以此照明;也可以网购材料,动手制作太阳能手电筒……”在马克的引导下,学生们说出了不少应对的办法。
为了让上海的学生珍惜眼下生活,用一己之力帮助非洲小伙伴。全校三指五年级的192名学生和36位老师,通过家务形式赚取了劳务费。这笔钱可不能乱花,而是在马克老师的指导下购买太阳能手电筒,并动手组装,邮寄给洲乌干达Kampala地区一所乡村小学。孩子们还用充满热情的语言给小伙伴们写信。一位热心家长还提供技术支持,打造了孩子们公益礼物的追溯系统,让孩子们自己追溯运输过程。历时3个月,228只太阳能手电筒终于送到了,帮助解决了当地学生因为没有电带来的学习生活困难。
“一项校园科学活动,整合了诸多学科,超出科学课意义的是,让学生从小学会分享,在心中感到自己在为世界做贡献。”马克说。
文:张鹏
编辑:沈湫莎
责编: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