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G60科创走廊建设,地处松江区的上海城市科技学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建筑模型信息化、智能工程等新型职后培训项目,提升松江区产业工人的技术能级;随着绿色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转变教学模式,将营销专业与会计、物流、创新创业等专业融合,培养新型营销人才……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结合现实需求,对标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沪上职业院校不断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发挥现代职业教育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上海发展提供优质职业技术人才
最近,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与IBM和来伊份两个品牌合作建立“新零售店长孵化基地”。校长李小华说,越来越多企业采取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成为职业核心力,学校的营销人才培养也要顺应市场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上海旅游专科学校、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等院校也正对标打响 “上海购物”品牌要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今年以来,上海工艺美院探索将艺术与商业、艺术与城市生活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加强学院内部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设计两大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新设立产品设计学院,打造手工艺大师、技术专家与现代设计师的合作平台。
地处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杨浦职业技能学校校长卞建鸿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杨浦职校师生多次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秘诀之一就在于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几乎每个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都与企业联手,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备受企业欢迎。
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杨山巍获得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冠军
对接“四大品牌”优化专业结构
地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如何明确办学定位,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一直是上海职业教育领域学者思考的问题。
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告诉记者,中职学校的专业布局调整一直都是“小步慢跑”。专业调整更多地考虑“供给侧”需求,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
有一组数据可以进行佐证——2010年以来,全市中职专业点从近700个调整到621个,调整后的专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19.9%、78.7%;2008年以来,高职院校专业点从近 1000个调整到683个,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2%、17%、81%,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及专业承载量日趋合理。
为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沪上职业院校积极开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为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比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针对现在工厂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日渐增多,新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今年第一批毕业生已被世界500强企业揽入麾下。今年9月开始,学校还将开设机器人装调与维护专业方向,提升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立交桥”
作为上海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教育“立交桥”为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成长发展拓宽了渠道,而且,贯通培养模式有效回应了当下城市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目前,全市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86个,专业点148个;中本贯通专业达29个,专业点38个。中高中本的专业点涵盖了加工制造、服务、文化艺术等行业领域,每年都有所增加。
去年,为了配合徐汇区文化品牌建设,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文物修复中本贯通专业正式开始招生。副校长陆以农称,上海图书馆有不少亟待修复的古籍文献资料,而能够参与修复的专业人员稀缺,新专业的开设正是基于这一需求。
除了学历教育外,为各类企业提供职后培训项目,提升产业工人的技术能级也是职业院校的职责所在。眼下,上海市共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97个,承担行业的职后培训、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中高职院校累计为各类企业培训职工约30万人次;职教集团实施 “订单培养”近万人;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4万余人次。
作者:张鹏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