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30,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科目打响结束铃,最后一题作文,题为: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什么是“被需要”?如何破题?此题的精妙之处如何体现?在作文题目公布后的第一时间里,几位学者教授对“被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
今年的考题,要写偏很难,相信学生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问题。而文章能否写出比较高的立意,那就因人而异了。
我们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带着怎样的心态,这就是今年这道作文题要大家思考的。如题目所言,在关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也有一种“被需要”,体现自我价值。
过去我们很多高考作文题目,都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今年很明显,是关注自己的内心,要在哲学层面作出反思:人活着是为什么,一个人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
可以说,这道题目书写空间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但是能否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考,文章的气度就体现在学生的个人价值的思考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
今年的题目可以说不偏不怪,在命题上不为难学生,也不单薄,可以说是一道很好的高考作文题。
高考承担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而高考作文也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即对学生的价值观的考察。今年的作文题,从自身需求满足,到引导学生思考“被需要”,这当中有一个层层递进关系,也有哲学辩证法在其中。学生除了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这道作文题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实际上,命题看,今年上海作文题和法国高考题所倡导的关注内心,对生命进行深度思考的理路是有异曲同工的效用。
此外,我之所以说今年题目出得好,还因为它实际上很隐秘地回应了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关注社会。比如,如何看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上有一种不自觉的冷漠,年轻人怎么想?在我看来,今年的题目不容易被套题,也无法被预测,写作高下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相关。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张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出得很好。
首先,它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或者说体现了一种趋势: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中学的语文教育中结合三观教育。以前,语文教育可能是训练文字本身,但这并不能代表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文字水平,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
其次,它也给考生们提了一个醒:除了磨炼知识技能完成高考之外,还要不断磨炼自己,尤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一届高考考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摆脱“以我为主”的思维模式,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公共价值体系,并有所贡献呢?这个作文题目是一个很好的思考。
最后,“被需要”的作文题目在中学生乃至青年人当中反映和倡导了一种社会思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人价值的体现一定是体现在社会价值和群体价值之中,如何理解个人的发展、社会的期许在社会交往中的定位,如何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米启兮:
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就如同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他人、家庭和社会,同时也被后三者所需要。
今年的考题出得非常好,充分针对了00后这一代人从小成长历程中一路被满足个人需要,个性充分张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需要”和“被需要”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这个年龄段,很多年轻人首先很容易想到的是自己的“需要”。但是随着他们逐渐成长,步入大学或走进社会后,他们会越来越被家庭和社会所需要。而且很多人在进一步成长后会意识到,个人的需要是有限的、重复的,比如人每天要吃饭。但除此之外,更多的需要是来自社会层面的——比起自己的需要,来自社会层面的被需要,才是持续的、大规模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远超过本人所处的时空范围。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仅仅是在职场上取得成就,也要有报国裕民的志向。这道考题本身,就是在他们结束高中,开启下一阶段新生活的节点上,思考需要被被需要的关系,相信每一位考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灵收获和体验。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张麒:
这个题目出得非常好,撇开写作的要求来谈,“被需要”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有感受到“被需要”的需求,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感受到“被需要”,并且思考“被需要”,更是他们人生的起跑线。因为每个青少年都是从被需要的感受中得到成长的。在高考前,这些孩子们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发现自我价值,因此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在的90后,00后,他们的生活和过去的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物质的压力,过去多子家庭,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也有高期望,但是孩子感受到的是关乎自己家庭生存的,在家庭中被需要的感觉。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孩子们也许会因为成绩好,让爸爸妈妈感到光荣,但是他们很难感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很难感到自己被家庭所需要,因为成绩好让爸爸妈妈开心,并非真正对家庭的贡献,并非真正的被家庭需要。即便在学校也是如此,他们的成绩好或者是获奖多,而非真正被学校或者被这个社会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心理弹性。因为不被需要,或者是被需要,但是感到无法达到家长的目标,因此导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效能感,从而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连接。因此,一旦孩子遭遇挫折或者是自尊受到了打击,就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轻生。
其实,这个作文题不仅年轻的孩子们应该思考,也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虽然家长也会意识到孩子被需要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会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连接,但是要改变却很难。这却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家长应该要看到孩子未来会面临的困难,而不是纠结于当下,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挟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
直言这次的作文题“出得挺好”。一方面,这个单维度的题目为考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不容易写偏”,而且与之相关的生活素材十分丰富,让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另一方面,题目依然蕴含思辨性,如果只停留在生活素材的描述,难免流于表面,要想答得出彩则需要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深意,因此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骆玉明提到,“被需要”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常回家看看”是一种“被需要”,医生救死扶伤是一种“被需要”,老师教书育人也是一种“被需要”,然而正因为材料太多,才更考验考生是否拥有丰富而独到的生活经验,而这和他们的为人、品格、修养也息息相关。
而且,这个题目说到底考验的还是考生的思辨能力,题目描述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个人价值”,这就需要考生先理解什么是“个人价值”,它与“被需要”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在骆玉明看来,两者的关联其实是指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往深了说,是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关系。这是需要考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思考的。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