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居全国首位,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生态,使上海成为国内对金融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今天上午,上海市高校金融人才持续发展研讨会暨陆家嘴金融城未来金融家——大学生职前研习坊启动仪式举行,一份由人力资源服务第三方机构发布的《长三角地区金融行业人才供需变化与需求》的调查报告引发关注。该报告指出,
大数据分析表明,长三角金融人才区域流动性正在增强。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的城市间流动比例达到9.35%(即9.35%的人才跳槽后,选择长三角区域内其他城市就业),流动率及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还有数据显示,今年,有七成从上海流出的金融人才选择在杭州、苏州、南京就业。其中,杭州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仅次于上海。
此外,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聚集了最多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长三角金融从业者流动的轴心,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其它城市金融人才跳槽的第一选择,在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中,希望跳槽至上海的金融人才占比均在四成以上。
作为对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精神的积极响应,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陆家嘴人才金港联办的上海市高校金融人才持续发展研讨会,吸引了沪上多家高校、知名金融机构与人才服务发展平台的几十位学者和业界精英的积极参与,大家围绕金融人才培养展开了热烈讨论。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朱鸣雄介绍,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和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上海财大已经适时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工科学科,以适应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校正采取一系列全新的人才培养举措,落实招生、就业与培养的联动。
在这一点上,产学的判断已经高度一致。出具《长三角地区金融行业人才供需变化与需求》的调查报告的第三方机构、看准科技集团创始人、BOSS直聘CEO赵鹏介绍,根据该平台的样本调查和分析,目前三类金融人才在上海最为紧缺,这三类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也远超行业均值。这三类人才分别是:
有前沿技术背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管理人才
拥有国际职业水平资格认证证书的强专业化金融人才
其中,尤其值得高校注意的是第一类人才。因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对金融行业的重新赋能,科技成为驱动金融行业发展创新的重要元素。金融人才需求正经历着一轮快速变革,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经济领域的垂直专业型人才。具有金融相关知识,并能通过技术手段使金融科技持续迭代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例如:拥有金融专业背景,在互联网行业中从事过数据分析类工作,且掌握SQL、Hive等数据科学技能的求职者,求职竞争力指数比一直在金融行业中发展的人才高出六成。
而有数据显示,尽管上海在专业金融人才数量及质量上占据明显优势,但技术人才存量不足,在支撑智慧金融的快速发展上有较大缺口。
作为企业代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岳延峰表示,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未来已来,过去未去”的转型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正在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是以学科专业为导向的,但企业在培养员工的时候,更注重的是问题导向。”岳延峰表示,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注重专业能力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更看重的是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他认为,企业要在金融人才培养环节要做好与高校对接,强化人才培育发展,努力营造选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长三角地区金融行业人才供需变化与需求》报告,上海高校是上海金融人才的重要来源。2017年以来,通过BOSS直聘求职且进入上海金融行业工作的人才中,27.2%毕业于上海高校。上海高校金融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契合上海金融行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多元化金融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智力支撑。
报告指出,上海市金融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的丰富性,创造了层次多样,形态完备的岗位需求池,得益于此,上海市金融业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留存率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城市。2018年前4个月,上海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人才流入率(流入人数/流出人数)为1.07,从长三角各个城市流出的高学历人才中,有八成最终汇聚到上海,涌入趋势异常明显。
今天论坛现场,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出首批“上海陆家嘴金融人才基站”、“陆家嘴金融城未来金融家——大学生职前研习坊”等项目,在搭建校企双向交流平台,推广落实人才政策及高校青年人才职业发展培育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上海市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与储备。随后,双方为首批参加研习坊的19家重点金融机构颁发了“上海陆家嘴金融人才基站”的称号。
作者:樊丽萍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