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夏之际的端午节,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包粽子、挂艾草、做香囊,实实在在地体验古代劳动人们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朴实理念……在中福会幼儿园,每个节庆活动成为了幼儿教育的好时机。昨天,“在色彩中生长——上海学前教师论坛暨幼儿园节庆活动研讨会”上,学前教育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节庆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好抓手。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成长所需为出发点,让孩子们在感知和体验节庆活动中,触摸精彩纷呈的世界,逐渐形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节庆”是一种浓缩了的生活
“学校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化发展的过程,而节庆活动就是一种被浓缩了的生活。比如“清明节”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有关“生与死”的概念,这些生活化的场景随着幼儿园的再设计被带入了学生们的生活。
新年开学第一天,中福会的老师们就等候在门口给孩子们发红包,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给老师们拜年,孩子们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欢快气氛中体验敬老爱幼的传统中华文化……形式多样的互动,让幼儿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更品味和体验到节庆背后的礼仪、风情、习俗、价值观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园长凤炜看来,节庆是依据特定主题开展的庆典活动,具有较强的仪式感和娱乐性。传统节庆通过世代相传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同时,不同节庆蕴含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接纳、欣赏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好途径;更有,节庆活动特有的娱乐性和开放性特点,是促使儿童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获得熏陶和成长的绝佳手段,因此,节庆被引进幼儿园,不单单为了娱乐,更担负着教育的使命。
上海市特级教师崔岚评价说,在中福会幼儿园,节庆活动变成了“课程”,孩子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和互动来了解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节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
幼儿园整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而非劳动力
众多的节庆活动若变为幼儿园的课程,是否会给家长带来额外的负担?作为家长,上海电视台主任主持人何婕用自己的故事消除了家长们的担忧。“每次节庆活动中所有的道具准备和环境布置都是由幼儿园老师们完成,他们开动脑筋,将节庆活动进行再设计,家长和孩子都享受这份节庆游戏的喜悦。”
节庆活动具有开放性、娱乐性的特点,中福会幼儿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在丰富繁杂的传统节庆中,甄选出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凸显节日主题的内容,在采用载歌载舞、游园游戏等娱乐性强、气氛欢快热烈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以“吃”“穿”“玩”“乐”为主线,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核心素养也从节庆活动中培养出来
孩子们真能一边游戏,一边获得知识和能力吗?
凤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春节时,幼儿园里请来了会做糖画的手工艺人。孩子们看到糖画别提多兴奋了,但面对20元一个的糖画孩子们却囊中羞涩。一个孩子提议:“我们凑钱买一个糖画大家吃吧。”于是,四个小朋友每个人拿出5元钱,购买了一个糖画。凤炜却看到,其中三个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尝着美味,另一个孩子却眼巴巴地站在一旁。她走过去问道:“大家都出了钱,为什么只有你们三个人分着吃糖呢?”那个没有吃到的孩子主动说:“园长,我感冒了,不能传染给他们,我申请最后吃。”
凤炜继续解读说,在购买糖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计算知识,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魅力,更意外的是,孩子们之间诚信、互相关爱,不正是眼下学校应该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吗!
昨天,由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编写的《沐浴世界的色彩》一书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书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以幼儿园节庆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在高度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活、学做人、学学习,让孩子们沐浴着世界的色彩,挑战着知情意行,根植下多元文化,并在过程中实现师生快乐成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张鹏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