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摄像头每30秒扫描一次学生面部表情,实时统计的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学生考勤,还能通过“阅读”学生的表情来分析学生上课状态,监督课堂教学。日前,杭州一所高中上线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在教育界引发一番不小的争议。有老师和家长认为,“监控”学生的表情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人格的养成;甚至有教育者质疑,“连表情都被监控,课堂教学的边界谁来维护?”而另一派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拥抱课堂是大势所趋。
专家认为,新技术与课堂的融合促进了传统课堂的重构,也是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新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目的是什么?应采用怎样的方式?是否存在禁区?这些是留给教育者们思考的话题。
“人脸识别”技术走进校内外课堂
杭州这所高中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的表情、动作进行大数据管理:通过现场摄像头对教室内学生“刷脸”匹配,完成考勤,还会对学生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六种行为,以及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七种表情,以30秒一次进行扫描。目前系统运行结果报告仅对任课教师开放,但学校将考虑有计划通过微信平台向家长及学生开放,以供参考。
无独有偶,重庆某中学不久前也在教室内启用了一套人工智能分析评估系统,校方称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情进行实时分析,精准判断学生的学习理解程度。
如果说,类似的新技术走入校内课堂还算“新鲜”,那么在校外领域,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以及教学日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不少教育培训机构抢滩新一轮市场份额的卖点之一。
自上月起,一家上海本土在线一对一教育培训机构宣布成为国内首个商业化大规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公司,随后,语音识别、教学日志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也将逐渐引入课堂。
这家教育机构的创始人表示,启用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变“黑核化”的教学环境——原本,家长和教师大多通过考试评价结果来判断教师教学能力,而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了解。在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面部表情、语言等,将化为数字符号,反映出学生听课的状态并实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为其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参考。
记者从一家规模较大的线上一对多英语口语培训机构了解到,尽管这家机构早在几年前就掌握了人脸识别技术,但却迟迟未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理想情况下,通过技术分析得出的数据反馈给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和管理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通过技术只是粗略抓取学生面部表情的数据,这些数据读取的结果准确度还有待考量,对于教学提升意义有限,这也是我们一直没有将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的难点之一。”这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莫让新技术应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边界
人脸识别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密涅瓦大学。一位教授在课堂中实验性地采用这种技术,并提出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技术应用的人群都是成年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为行为结果负责;二是在使用新技术之前,教授还与大学生们签订契约,明确通过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仅用于教授的教学复盘,一定程度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杭州高中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监督和管理师生教学行为,越过了课堂教学的边界,也是缺乏教育常识的表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彭禹并不支持这种做法。他认为,学校利用新技术“监督和控制”未成年人的行为和表情,还将监督的结果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之一,违背教育的初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不能侵犯学生的隐私,二是不能影响学生人格成长。而该系统中,这两个前提恐怕都存疑。“监控本身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自主状况,这让教师获得的反馈是失真的,比如,本来教师讲得索然无味,但学生要装着认真听的样子。按照校方的说法,学生习惯了被监控的环境,这对学生的人格造成伤害。”
此外也有学者表示,单纯依赖人工智能来了解学生上课情绪反馈,也会导致教师教学、互动能力的退化,更重要的是,这也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被新技术拥抱的传统课堂正在重构
“新技术走进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是大势所趋。”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只是教学的工具,关键在于应用新技术的目的何在。就他看来,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分辨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程度,通过积累相关数据,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供参考,这是可取的。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必将会被重构。”华东师范大学考试评价研究院院长、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说,回顾历史,历次教育的变革都与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让书籍普及成为可能,也推动了班级授课制度的出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5至8年内,传统学校的面貌或将发生变化,教学的内容和评价方式等都将进行改革。陈玉琨说,如今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到那时,每个班级40人上下的授课制度或许将成为过去。
一位教育装备业界专家也持有同样观点,他表示,眼下传统课堂学习的物理空间形式相对单一,新技术的引入,会丰富课程资源和学生学习的形态,增加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空间,重新构建新的教学环境。“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只有按照课程教学标准和学生学习需求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撬动教学变革的力量或许才能逐渐显现。”
作者:张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