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中国科学院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公众科学日”活动开启大幕。中科院下属120多个科研机构向社会公众开放,2000多名科学家与公众现场互动。尽管北京的气温跌至20度以下,仍难挡这股如火如荼的科普热。今天上午,上千名大小朋友汇聚在天文台,探索宇宙之美,感受科学魅力。
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科学日活动,国家天文台总部今年全部在户外举办活动,期间包括两场精彩的科普报告、舞台剧表演、以及天文科普视频展播等系列活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和沙河科普基地也在19日部分向公众开放,参观2.16米望远镜、球幕天象厅体验及太阳黑子观测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国家天文台“科学大咖”——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FAST副总工程师李菂为公众带来一场题为“猎户的生与死”的科普报告,从恒星的形成,讲到神秘的暗分子气体,到最后如果利用“天眼”FAST研究银河系恒星的形成,李菂将高端的科学问题讲解地通俗有趣,让现场专注听讲的大小朋友们意犹未尽。
作为以智能化立所的国立高技术科研机构,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直突出智能引领作用。 此次开放日通过人工智能+、脑科学+、走进实验室和科普报告四大板块集中向公众集中展现了自动化所在类脑智能、自主进化、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带领公众走进科学殿堂,切身感受“率先行动引领创新,人工智能拥抱世界”的活动主题。
人工智能+版块是公众日的明星项目,通过将技术与医疗康复、身份认证、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文化科技等各个行业结合,呈现了一道科技大餐。今年新增的端端机器人、可爱灵巧的机器鼠、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实时测心跳的心率检测仪、领先一步享受无人值守的无人售货亭、“IEEEICRA 2018 DJI RoboMaster人工智能挑战赛”A类评价的人机对抗机器人和玩起来就不想走的三维实感更是备受体验者欢迎,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脑科学+版块,立足前沿科技,展示了包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前沿科技,如无创接触式脑活动检测仪、可以通过小游戏预判帕金森症的脑认知工具集等等。别小看这套脑认知工具集,该项目作为国内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成套脑功能障碍检测工具,将形成中国人群脑认知功能发育和老化的定量评估标准和国家基础数据库,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郭超豪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