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朕知道了”的便利贴吗?曾经火遍网络的它,是每个去宝岛台湾玩耍的伙伴们不会落下的伴手礼;你见过翠玉白菜伞吗?作为后妃嫁妆的翠玉白菜,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通过这种方式,飞去寻常百姓家……但是,你肯定不知道这些宝贝出自谁的手。今天,在上海交大文治堂,我们听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分享,是怎么做出这些可爱的玩物,让高冷的博物馆悄悄走进我们的心灵,偷走我们的心?
从一名基层讲解员,到一位令带有深厚传统的故宫“变身”网红的最潮学者型管理者,周功鑫已在台北故宫工作四十余年,她认为,传播中华文化是自己的毕生使命。她曾说过,她最有成就感的两桩事分别是,一手带出700余名志工讲解员和离任后主编出版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国学读本。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的附属品
1972年大学毕业后,周功鑫从秘书室干起,当了16年展览组组长,直到2008年起担任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在则是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从“宫女”一路走到“管家”,故宫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珍宝都陪伴着她的青春和成长。
即使不了解台北博物馆的人,在生活中,都曾被“朕知道了”便利贴、翠玉白菜伞、肉形石保护塞等“刷”了屏。这些文创产品以其灵动、时尚的造型,一改博物馆以往带给人们的沉重、老旧的印象,将台北博物馆的珍藏带到了世界多个角落,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
如何让这些珍宝让更多的人认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华文明?周功鑫动足了脑筋。
只有让年轻人来设计被同龄人所喜爱的作品,创设文化创意产业研习营应运而生。然而,厂家的设计者们并不懂文化的特质,就如同釉质的瓷碗,如果仅仅停留在外观的欣赏,那么也就没有达到文物传播的意义。周功鑫做的,就是打开他们的美感,增加他们对历史的了解。短短半年的培训,台北故宫收到了成千上万的投稿,设计产业对美的认识也得到了升级。
2008年至2012年,3.6亿、6.4亿、8.4亿、9亿新台币的文创产值,不断刷新着台北故宫此前的纪录。
不过,她并不引以为傲。“对博物馆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观众参观完博物馆后,买点东西回去做纪念,它可以作为教育的延伸。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不是博物馆唯一的功能,只是一个附加的、服务的功能。” 周功鑫曾经这样对媒体说,“对文化的传承才是博物馆真正的功能所在。”
善用媒介,分龄分众设计教育活动
谈起曾经的策划过的案例,周功鑫最引以为傲的是2011年“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600多年前,这幅旷世名画诞生于元朝画家黄公望的笔下;300多年前,这幅画作的藏家欲将该画焚烧殉葬未果,自此一分为二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浙江省博物馆将馆藏的前段《剩山图》送至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后段《无用师卷》联合展出,促成元朝旷世名画360多年后的重新聚首。
然而纯粹的画卷展览,对于不了解历史的观众而言,并没有吸引力。周功鑫换了种方式,采用了不少现代数字化技术。比如,画中有8个小人物,有樵夫、登山者等,稍微“喂”一声,就可以跟他打招呼,“年轻小伙伴们觉得可有意思了”。“写山水诀”,引导观众解读黄公望写山水诀的文意,认识其中笔墨意趣,同时透过拼图等互动方式领略构图的趣味;“听画”,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裁成四段,当音乐一响山水就在动,结合光影和音乐,体验画外之音,感受《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如同交响乐般的时间感……
看完这些多媒体,“富春山居图”活在了每个人的嘴边,其中不少内容,连小朋友都能朗朗上口讲上一段。展出3个月,台北故宫了迎来84万参观人次,每天早上6点钟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了。
如果说这是在展出中对于新媒体手段的应用,那么在日常展览中,不同年龄也会得到不同的游览菜单。“儿童演习营”寓教于乐,将陶器画上孩子的白衬衫;“故宫周末夜”邀请年轻朋友来故宫演出,呼朋唤友,故宫成了年轻人的周末一大选择……
“无论是什么年龄,什么情况,都有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是周功鑫一贯的理念,“只有让每个人都深感乐趣,中华文明才能真正传播出去。”
从博物馆到出版,领域改变想法不变
2012年7月,她辞去台北故宫院长职务,卸任后,依然利用在台北故宫工作中累积经验,不遗余力地持续推广中华文化。
为了使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周功鑫编制了《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这不仅是首部以成语为媒介推广中华文化的书籍,同时提供了多层次知识,可用于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学习和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中的配图都以中国漫画的方式绘制,将真实的文物放入历史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看了这些书,来到博物馆,就不会再问,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呢?”周功鑫说,“孩子们和历史文物就不再有距离感。”
除成语篇外,周功鑫还计划编写出版人物篇,使读者们从历史的脉络中,认识各种人物及其生活风貌、文化特质及艺术风尚等。
目前《图说中华文化Online》也在规划制作过程中,希望利用网络科技的多元技术及丰富资讯容量,透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图像、游戏等多媒体设计及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增加学习效果,向全球人士,尤其青少年推广中华文化。
良渚文化玉璧、翠玉白菜、毛公鼎、莲花式温碗,快雪时晴帖、溪山行旅图……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不仅是有形的文化资产,更蕴藏了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无形智慧。
周功鑫深深感慨道,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全球华人的资产,如何让这份蕴涵先人智慧与创意的丰厚资产,透过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推广,内化成我们这一代,尤其年轻一代的想法、视野及作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文:郝梦夷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