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网红教授”薛兆丰在付费APP上开设的音频课程订阅人数已突破25万人。按照订阅费用199元/年计算,薛教授在这个平台上的“营业额”已达到5000万元。近日,薛兆丰已向北大国发院提交了辞职报告并获批准。
在近年逐渐流行开来的“知识付费”大潮中,薛兆丰无疑做到了名利双收。
然而最近,这位在大众眼里声名鹊起,在学术界内争议颇多的“网红教授”,却选择辞职离开了给自己带来无数光环的北大。
3月10日,一位接近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的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薛兆丰近日向北大国发院提交了辞职报告,并且获得了北大国发院的批准。随后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成名已久的“网红”教授
记者注意到,薛兆丰早在开设付费课程之前,就已经频繁在媒体发声,他发表过的一系列经济学观点更是在社会上引起热烈的讨论。
根据公开资料,薛兆丰1991年毕业于深圳大学,2003年到2008年他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发院。薛兆丰在国发院就职期间,在教学本职工作之外也多次就公众事件发言,比如涉及网约车和垄断等话题。
薛兆丰是可以算是中国最早一批公开讨论经济学话题的网民之一,他热衷于在网络和报刊发文经济学热点,由于他的观点尖锐,语言风格泼辣,也曾引发过很多口水战。
2010年春节期间,薛兆丰发表文章称,
“要解决春运综合症,即乘客长时间排队、黄牛党猖獗和火车站大混乱等关联现象,唯一办法就是让火车票充分提价。
任何商品,因为人们的需求没有止境,所以只要价格过低,就会出现短缺。消除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价格提到足够高。”
这种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讨论,很多学者和网友认为,薛兆丰运用纯粹的供需关系理论来解决春运火车票抢手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太过偏颇。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汪丁丁发起了一轮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提出“一流的知识永远免费”的观点。随后薛兆丰进行了回复,称有些人“生搬硬套、牵强伏虎、囫囵吞枣、故弄玄虚”,再次引发了汪丁丁的回击。汪丁丁在朋友圈称薛兆丰水平像是一个没有毕业的经济系学生,并且提到了张五常对薛兆丰的批评。
记者注意到,薛兆丰常年在网络上活跃发言,使他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支持者,不过也有很多经济学爱好者不认同他的专业水平。
在知乎等平台,经济学爱好者们对薛兆丰教授的学术能力时有争论,评价呈两极化。
北大教授身份受质疑
2017年年底,薛兆丰同事,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唐方方曾发表公开信,质疑薛兆丰学术水平,批评说“经济学不是故事会”。
唐方方质疑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薛兆丰的北京大学教授身份。
唐方方认为,北京大学招聘教师是有非常严格、认真的程序的,而在北京大学考核名录上,他找不到薛兆丰的名字。
唐方方称薛兆丰并不是北京大学教授,但是却在授课平台用北京大学经济学课程售卖,明显在利用北京大学品牌进行背书,属于误导用户。
据经济学家圈了解,薛兆丰属于北京大学国发院“院聘教授”,并非北京大学正式聘任教授。薛兆丰入职北京大学国发院为时任院长周其仁引进的,属于朗润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别称)聘任,即院聘,在引入薛兆丰的时候,朗润园教授汪丁丁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根据官方资料,薛兆丰为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创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加盟、由两院合营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据了解,该研究中心经费为国发院自筹,首期赞助单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
此外,新京报也援引内部人士称,北大教授有属于事业编制的教授,也有院聘教授等。“薛兆丰不是正式的事业编制教授,是院聘教授。”
目前,薛兆丰的付费专栏中,身份介绍标注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知识付费大潮何去何从
2017年,一股知识付费的浪潮兴起,让许多有才的人们看到了知识变现的曙光。
不过,一些当初被看好的知识付费项目,却没能持续经营下去。
比如,去年7月6日,papi酱宣布加入分答付费社区,转型做知识付费。papi酱在分答开设的付费社区主题是“不设限青年研究所”收费标准为99元/半年(2017年7月6日-2018年1月5日),在分答“美识节”期间,价格为79元/半年。
然而,在开通2个月之后,papi酱在分答社区发布了停更声明。
她给出的主要原因是:
除了每周音频的录制,每天都会抽时间在社区里和大家在线互动,随着加入社区的人越来越多,需要在社区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随之剧增;
而在短视频方面,粉丝们又每天都在等着更新;此外,还有频繁的出差和日益增长的其他工作的时间消耗。
同样,罗永浩也在高调推出《罗永浩的创业课》不久后,便以“身体不允许”和“没有时间兼顾主业”的理由,向粉丝宣布停更。
papi酱和罗永浩的退场,使得不少人再次把目光聚焦于内容生产、模式、知识变现等问题上。
▲图片来源:《2017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
新华视点指出,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强IP效果的经验、知识,另一类是因版权限制不得不付费的内容。但内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在订阅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背后,专栏作者及其团队花费了大把的时间来制作内容。
因此也有人说,半路退场的两位大V,都“大大低估了生产知识的难度”。
而对于“网红”薛兆丰来说,离开了北大这个熟悉的环境和与之而来的光环,下一步有怎样的打算,还有待观察。“单干”以后的他在未来能否延续在知识付费领域取得的成功,在这个淘汰速度很快的领域发展下去,只有时间可以作答。
编辑:钱家跃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新浪财经、经济学家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