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文化、社会大系统。全面推动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第二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会场,上海大学接连推出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论坛、“活态传承·创新设计”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人与创新设计师对话论坛,围绕设计如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推进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赋能非遗活态传承和跨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黄震表示,长江流域涵盖了11个省与自治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上海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的窗口和枢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授予的“世界设计之都”城市,上海有着开放包容的市场,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实践,以及聚集全球设计智慧和创意的平台。本次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论坛的召开,为促进区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在他看来,长江流域中上下游的非遗创新设计产业链具备不同的优势,上游地区可以依托原生态的非遗资源和传统的工艺工匠,提供设计的源头活水;中游省市地区可以承担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合作;而下游省市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则可以发挥设计创新与产业运用的优势,对上中游的非遗资源进行设计提升和品牌塑造,实现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将借助世界设计之都平台加强与长江流域各地区、各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的实践探索。通过区域的联动发展,设计创新与国际传播,上海也将成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聚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携手推动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与设计创新的深度融合,探索具有国际风范、东方神韵的新海派美学风尚。”
“在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非遗传承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长江流域蕴含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底蕴。这里既有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承载着无限的创新可能,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如何通过创新设计,让文化得以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正是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论坛所要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介绍,该校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设计人才建设,自2015年起成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的首批试点高校,并将非遗创新设计纳入研究生培养。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秉承“国家兴、文化兴”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事实上,在第二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举办的七天时间里,上海大学通过展览、市集、论坛等多种形式展示创意力量,为设计创新注入新的动力,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设计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设计赋予文化形态,文化赋予设计灵魂,在这个融合交汇的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长江流域非遗传承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刘昌胜说。
论坛开始前,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支持的新艺民族室内乐团献上开场表演《上海回忆》,为与会者生动诠释上海的历史变迁和当代魅力。
论坛上半场聚焦顶层设计视角,纵览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项兆伦发表演讲,深刻阐释了从文化整体观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院士带来主旨演讲,从学术视角深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工艺的关系,为正确看待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教育部高校设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潘鲁生先生做演讲,强调要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以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坛下半场专注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朝戈金教授从非遗工作的伦理维度进行评述与分析。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总馆长杭间教授则以《故乡的师傅和“自我田野”》为题,反思了20多年他以故乡传统手艺人入手的“自我田野”,认为社会上的田野调查有技术化倾向,对于传统手工艺田野调查缺乏真实和情感。他提出应该借鉴实践民俗学的观点,需要有一种更大的社会和文化关怀,由内而外的投入,才能够把非遗传承和现代的创新转化做得更有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岸瑛以楚漆为案例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挖掘和激活传统工艺的生命力。
在下午举行的“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高峰论坛——长江流域非遗传承人与创新设计师对话论坛”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恒源祥、上海第一民族乐器厂等六家老字号企业签订老字号振兴与校企合作战略协议。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