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上海开埠、崛起于清末民初的海派书法,大师辈出、名家云集、精英荟萃,一直位于近现代艺术史的“核心现场”,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文化成就。以往的海派书法展,多为名家书作的集结,今天亮相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之“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则以对联立轴、中堂横幅、尺牍扇面等名家书作叠加丰富的文献、独特的史料、珍贵的实物、收藏的珍品,首次大规模对海派书法进行代际梳理、艺术评析、学术研究。
展览特邀海派书画研究专家王琪森担任策展人,以“双百”阵容——从赵之谦、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康有为到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王蘧常、白蕉、谢稚柳、胡问遂、周慧珺等100位著名书法家及100件书法精品力作,将海派书法置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城市场域、文化生态中重新审视。其中,吴湖帆的巨幅毛泽东诗对联、杨度的书法立轴、康有为对联、弘一法师对联、沈尹默对联等不少作品都是首次亮相。
对海派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作用,地位与影响,展览在不少方面首次给出系统性诠释与实物性确认,使之具有艺术史述性、文化思考性与时代精神性。例如,展览首次揭示海派书法鼎盛的历史成因与“1912年现象”紧密相连。“1912年现象”,指的是1912年,随着吴昌硕、陈宝琛、陈三立、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等来到上海,形成了一个由名人大家组成的碑学书法群体。他们高扬起金石精神的大旗,极大地丰富了海派书法的表现力、造型性及风骨性,传导了时代的审美诉求,从而铸造了雄健峻美、大气磅礴的海派书风,奠定了海派书法“正大气象”的笔墨底蕴、形质构成与书学谱系。
展览也首次分析梳理三代海派书法家群体的成员构成、从艺宗旨与风格演变。第一代海派书法家群体赵之谦、杨守敬、高邕等主要推崇碑学,倾情金石;第二代的沈尹默、潘伯鹰、白蕉、谢稚柳等,以帖学为主;而第三代的胡问遂、赵冷月、王蘧常、周慧珺等则以碑帖兼容为主,从而使海派书法传承有绪,气象正大。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展览首次对海派书法进行社会学、经济学等跨界综合研究,其间呈现的很多细节都耐人咀嚼。此次展出的一张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书法课表,点出随海派书法发展所推动的书法教育兴起——1901年,南洋公学在小学三年级课程中开始设立书法课。1912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成立,正式将书法引入近代教育系统。
吴昌硕1914年全年润格账本《笔墨生涯》的现身,显示包括海派书法在内的海派书画的兴盛,促成上海画廊业的繁荣,构建了中国艺术界最先成熟的市场运作平台。这些画廊以书画笺扇庄的形式出现,如古香室、锦润堂、九华堂、朵云轩、艺苑真赏社等。笺扇庄为每位书法家都建立了“仿帖”,即润格,反映了书法家们的经济生活与市场意识。海派书法也为笔墨文房业的发展兴旺提供了契机与市场,涌现出周虎臣笔庄、李鼎和笔庄、曹素功墨庄、胡开文墨庄等。展览集结的李瑞清、曾熙、张大千、沈尹默等在周虎臣定制的专用笔,纪念吴大澂树中俄边界“疆域有表国有维”的铜柱墨,以及日本书法名家富冈铁斋定制的“铁斋翁书画宝墨”等展品,无不见证了海派笔墨文房的鼎盛期。
业内期待,这样的展览不仅成为对海派书法大师前贤的笔墨回眸与艺术致敬,更能为当代书法实践、理论的守正创新提供重要借鉴与有益启迪。
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将持续至9月22日。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