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国人初次相见,总会问一句“你是哪里人?”聊起家乡、著名的一些旅游景点,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说起自己的家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多少少都能聊上几句。不过要是深入挖掘下去,问起家乡的历史、家乡名字的由来,可能很多人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往大了说,翻开一本地图册,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城镇、一座小乡村的名字究竟是因何而来,除了专业人士能说上一些,我们多数普通人怕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一个热爱山水和土地的民族。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是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幽深;旅行,是在探索自然世界的浩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间游走,眼界开阔之后,有助于我们成长为充满智慧、心境平和的人。中国人喝着长江水、依靠黄河灌溉,生生世世,繁衍不息,培育出壮丽的中华文明。
地名不是简单的地理符号,它蕴涵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这片辽阔土地的认识,对漫长历史的记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个地名,都是中国的一块拼图
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知道有多少地名是以江河、山岳为名的吗?长江、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江而行,江北、江东等概念大家虽然说得少了,但今天直接以“江”为名的地方还有不少,如江西、九江、镇江等。江宁、江陵等古地名虽然已经被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但南京、荆州等地名一出口,相信大家也还是很熟悉的。三山五岳,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具有景观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受到名山影响而得名的地方就更多了,泰山脚下有泰安市、新泰市,还有岱岳区、泰山区,华山脚下有华阴市、华州区。其他因名山大川而得名的地方,可以说是不可胜数。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山、水究竟该如何吃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究竟是如何养的呢?
《地名里的中国》一书,以山水开篇,介绍了中国受此影响的地名有很多。山上长的树、树上结的果、水里游的鱼都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分不开。四川有个市叫绵竹,此地境内有绵水,两岸多翠竹,故而被命名为“绵竹”。山东有个鱼台县,因地处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境内渔产丰富,因而得名。因物种而得名的地方太多了,陕西米脂、甘肃瓜州、广西桂林、云南腾冲这些地方会出产什么东西,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呢?
《地名里的中国》
《国家人文历史》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地里埋的能给一个地方命名吗?当然能!新疆和田就是因为当地产美玉而得名,“和田”一词在古汉语与蒙古语里的意思就是“美玉的土地”。敦煌有个大名鼎鼎的玉门关,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经常会遇见。王之涣的《凉州词》里不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么。玉门关,今人还能去旅游,此地曾经作为玉石出口地的繁华已不可见,但那段历史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历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能找到地方命名的逻辑,这一块块的小地方拼起来,不就是整个中国了吗?何谓中国的答案,应该也就呼之欲出了。中国隽美的山水、丰富的矿藏、众多的物种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那些星罗棋布的地名,共同构成了一幅属于大地母亲的山河画卷。
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基因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那么受到文明、文化影响的地名有多少呢?地名的背后,有传承千年的文化,有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
不少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地理与哲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却意外地在延续千年的中国地名中得到了辩证统一。我们可以从那些亘古相传的地名之中,管窥到华夏先祖对这个世界的特有认知和传统智慧,更能通过古老中国的哲学体系读懂那些由寥寥几个字组成的地名背后的深远寓意和美好祝福。
中华文明以农耕起家,中华先民对天象与地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认识。关于“天人感应”的古老学说也在地方命名的时候成了一种强势的存在。湖南省的省会长沙,有学者认为其地理方位对应的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长沙星”。古人一直根据星宿在天空的位置,确定春夏秋冬的具体时间,以此安排农业生产。
中国人做事,一直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会在地名中有哪些体现呢?有一类地名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如果我们细细考究其来源背景,就会发现它们是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个姓氏、某座建筑的纪念,赋予了其对于美德的一些价值追求。名胜建筑与名人故事的背后,终究还是华夏先民对于忠、孝、仁、义、礼、智、信、友等传统美德的赞美与向往,它们仿佛是古人书写在大地之上的纪念丰碑,为后世的华夏儿女照亮通往真善美的道路。
书中的“地利人和”一节中,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讲述了这个地名的背后暗含着的蜀地老百姓对于“仁政”的热切追求。武侯区得名于其境内的名胜——武侯祠,武侯祠原本并不是以诸葛亮为主的祠庙,而是汉昭烈帝刘备的昭烈庙。如今我们去武侯祠游玩的时候,既能看到“昭烈庙”的大门匾额,也能看到刘备的帝陵陵丘,显然刘备才是原本的主角。为何会出现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呢?毕竟诸葛亮在成都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刘备,诸葛亮在蜀地治理中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才是蜀地老百姓更能感同身受的。所以蜀人才会在时光流变中,把原本从祀刘备的诸葛亮变成了祠庙名头中的主角,进而把蜀汉官方的昭烈庙变成蜀民口中的武侯祠。
地名背后是悠久的文化,在5000年文明演进的道路上,中国人将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融入地名当中。这些地名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塑造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内文选读:
百姓的期盼
与帝王相比,普通人的心愿或许要简单得多。祈盼五谷丰登,便有了常熟、长丰;祈盼安居乐业,便有了广饶、昌乐;祈盼太平无事,便有了固安、太平;祈盼健康长寿,便有了万安、保康。或许他们的理想没有君王那般宏大,却同样以地名的方式流传下来。
而在所有的美好愿景中,安全、安定又常常被乐土重迁的中国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因此很多地名皆与“安”字有关。河北省安平县,便因“众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而得名;山东省安丘市,因古名“渠邱”,汉代定名为安邱,以寓“渠邱安定”之意;四川省安岳县,“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故曰安岳”。除了山岭之外,“安”还与江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湖南省安乡县,旧志曰:“以洞庭、沅、澧诸水各安其流名。”而吉林省安图县,则有着祈求“图们江流域安宁”的寓意。
与“安”字同样备受百姓喜爱的还有古义本为平顺、后世又引申为“大”者的“泰”字。地处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在这方面可谓得天独厚,很早便以“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和“泰山安则四海皆安”而得名。江苏省泰州市则因自古便地尽鱼盐之利,是以被视为社会安宁、百姓富庶的模范城市,得名“泰州”。而邻近的泰兴更被赋予了“国泰民安,五业兴旺矣”的美好愿望。
江西古时气候温和,盛产嘉禾,官民皆喜。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遂以“地产嘉禾,为和气所生”设置了泰和县。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之名,则有着“崇武常胜,德政安泰”的寓意。不过这个地名更像是在教育当地彪悍的百姓:崇武虽然能够常胜,但只有实行德政才能长治久安。甘肃省景泰县在1913年设县时取“靖远”“永泰”各一字命名为“靖泰”,后以谐音改名为“景泰”,寓意“景象繁荣,国泰民安”。如果要给这份祝福加上一个期限,那一定是“永远”,于是就有了“永久坚固”的河南永城,“永施仁义”的云南永仁,“官民上下相安,可保其治于永久”的福建永安,“边境永清”的河北永清,“长久维新”的江西永新,“永远兴旺”的湖南永兴,“永远五谷丰登”的甘肃永登、“永远安靖”的甘肃永靖、“永远昌盛”的甘肃永昌……
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都是善良和诚恳的,凡是帝王贤士做了惠及人民的大好事情,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会以地名的方式记录下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便是因清雍正四年(1726年)侍郎通智、宁夏道单畴书奉旨开惠农渠而得名。
无独有偶,山东省惠民县则以境内惠民沟得名。《山东通志》载:惠民“沟,在县东南二十里,明景泰中徒骇河溢,北入黑洼,因凿此沟,以导水入沙河。岁久湮塞,嘉靖二十四年大水,佥事王煜再加疏浚,民甚赖之,因名惠民沟。”
由此可见,凡是为民做了好事,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历史都会留下浓浓的墨香,甚至以地名的方式流芳百世。
作者:楠 木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