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气温一起攀升的,是毕业季的浓烈氛围。“云上一公里”2023上海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登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大楼,正在掀起一场美的狂欢。
千姿百态的作品彰显“新海派”美术教育“为人民、为艺术、为城市、为生活”的追求,展现学子们百折不挠的信念和勇气,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则将推动学校与社会的联动,让毕业生的作品直面公众,以此检验其求学数年的收获,也藉此拓展学子们的创作视野和社会实践力。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全院500多位毕业生齐齐参展,包括9个本科专业的350余名本科生和16个硕士生导师组指导的210余名研究生。并且,很多毕业生带来的都不止一件作品,而是能够体现个人风格的作品。常常是一位学生“承包”一整面展墙,拉满毕业的仪式感。据说这样的规模,在学院历史上还是首次。
为此,学院大楼的展示空间全部利用上,不仅用足了学院美术馆,大楼走廊也变身展厅。展览分为常规展和优秀展两大模块,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作品分布在多个批次、组别中轮番呈现,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数字艺术、美术史论等多个领域。展期将持续至7月5日。
文汇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学生们的毕业作品流露出满满的青春朝气。即便国画、油画、雕塑、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依然呈现出很多新颖的表达,充满形式感的思考。也有不少作品大胆引入跨界思维,综合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新科技,让人们不禁对艺术的未来报以憧憬。
例如,雕塑系本科毕业生徐叶雯利用老式电话、卡带、老北京布鞋等旧物制作了一组名为《还记得吗》的雕塑,每一格都是一件旧物,定格一段记忆,并且均设有小按键,让人能够凑近听见时光的回响。
平日喜欢滑滑板的国画系本科毕业生沈逸飞,将众多五颜六色的滑板用国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只见每只滑板的底部,还都埋下一枚枚中国元素的彩蛋。
以中国古代典籍里的动物为灵感,融合中国古代青铜器、石刻、陶俑等装饰纹样,美术学研究生毕业生任斯蒙创作了一组《穹下之灵·依偎》,实现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的语言、表现手法上的碰撞。
开幕式上,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致辞中指出, “云上一公里”已成为上海美术学院毕业展的一大品牌,连接了上海美术学院的当下与未来。这是学院“深美中国”理念引领下的标志性成果。“上海美术学院今年首次将全院资源进行整合,在随后两个月时间,还将推出一系列毕业季活动。希望同学们秉持信念、保持豪气、坚守初心,继续跨越更多的一公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注入新生力量。”
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表示回望上美生涯,同学们在见证国家大历史的同时,也一步步书写了自己的小历史。希望在新的旅途上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让“学有所成”变为“学有所用”,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新篇章。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从美院学科建设角度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大学的优势和特点,促进美术学科和学校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希望同学们的毕业作品能够成为新起点,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成为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引领时代风尚。
2023上海美术学院毕业季除具有线上、线下形式的毕业展板块以外,另有嘉年华板块、招生宣讲活动、校友返校活动、“上美讲堂”系列活动、艺术工作坊等丰富专场活动将陆续登场。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