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今天,“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于中华艺术宫41米层拉开帷幕,邀请观众跨海河溪湖,登亭台水榭,听流泉飞瀑,在一片水光中再会江南。
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刘海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共同支持,同时借展十余位当代艺术家作品,共展出表现江南地区水域景观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影像等作品共140余件。展览分为“涉水有途”“观水有法”“思水有道”三个版块,分别从水的视觉再现、水的形式探索、水的人文思考三个方面,在展示江南水环境多重样貌的同时,呈现艺术家观看方式的转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关照。
从近现代美术“大咖”到当代中青年美术名家,彰显江南景观持久魅力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对于近代以来的美术家来说也不例外,他们无论是否出生于江南地区,凡是在江南驻足过的,无不对江南抱有深深的眷恋和别样的情怀。
展览汇集了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宋文治、亚明、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俞云阶、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近现代艺术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续关注江南景观的当代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有的生于江南,长于江南,一生尽画江南;有的曾远赴海外,饱览中外差异,归来依然醉心江南;有的则并非江南人,或求学或客居,短暂停留江南,却用自己的创作留住了江南。这些近现代美术“大咖”和活跃在画坛的当代美术名家,都是江南的“粉丝”,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绘画语言,传承与彰显着江南景观的持久魅力。
刘海粟《苏州河夜景》,1964年
首次聚焦江南水域景观,多角度艺术展示江南水环境
江南,说不尽,道不完。如果只能用一种景观来代表江南,那必然是江南的水域景观。水域作为江南景观的核心,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连接起江南各地,也触发了江南人相似的视觉印象和审美情趣,更在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引发艺术家观看和思考方式的革新。
此次展览别出心裁地首次聚焦江南水环境,从“景”和“观”两个角度展示近代以来江南水域景观的变迁,不仅表现“景”本身随着社会发展在进行变化,更多地体现艺术家主体对江南水环境更为主观的审视,即“观”江南方式的变化,通过对江南水域景观的呈现,来揭示江南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
朱屺瞻《梅子黄时雨意浓》,1980年
春夏之交,正是游玩好时节,展览一方面呈现了艺术家笔下江南丰富的水域景观,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长江、太湖、钱塘江、西湖、运河、苏州河、黄浦江等,也有不知名的溪流、水道,泉水、瀑布、湖田、荡地,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呈现出多样的姿态。艺术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为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留下了珍贵的视觉印记,也让观众通过艺术家之眼,在一场展览里,游遍江南。
林风眠《山溪》,1960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中的许多作品是艺术家写生过程中创作的,为我们了解江南水域景观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视觉参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陶冷月拍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江南老照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们在各地的写生之作如《龙华之春》《古猗园之夏》《西郊公园写景》《长春桥秋色》《扬州瘦西湖》《普陀烟雨》《桐庐一角》等,都能为我们了解当时江南水环境提供重要参照。
另一方面,由于江南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些艺术家虽然并非直接描绘江南的某一具体水域,但却潜移默化地被江南的水光烟波影响,形成了具有形式意味的绘画语言和与水有关的观念思考。展览的后两个版块,则更侧重体现艺术家“观”江南方式的转变,呈现艺术家主体对江南景观更为主观的审视。如“留法三剑客”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均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但始终无法割舍曾生活和求学过的江南,作品饱含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东方意蕴。而在展览的第三个版块,艺术家“观看”江南的角度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处身其中的水环境的关系、面临的问题以及水景观的意义等,从而形成了观念中的江南水景观。
赵无极《无题》,2001年
当代艺术创作探讨当下水环境与江南人的互动关系
江南的水,蕴含着无数的特性与品格,它滋养生命,也给予人智慧的启迪和品德的陶冶。同时,江南的水所象征的,是人可以安然栖居的家园,是乡愁的寄托之处,也是现代人心灵的庇护所和审美救赎的空间。
近代以来的江南水域景观变迁,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与人类活动增多而出现的,反映出江南地区人居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长三角地区人民在对自然改造利用过程中观念的变化。如今的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域,其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为江南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城市现代性改造也冲击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方式,当代江南景观的构建,在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如何兼顾江南原有水域景观的保留,以对抗现代性的过度冲击?
朱德群《无题》,2001年
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探讨了这一问题。展出的20余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自传统文人山水而来的“挪用”再造,有图像与媒介泛滥时代的景观之思,也有现代化进程中人对自我境况的重新审视,探讨着当下江南人与处身其中的水环境新的互动关系。江南人只有从自然中汲取审美经验,并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或许才能在忙碌拥挤的现代城市中依然保持一种 “居然水中间”的安然和从容。
不得不提的是,一组由AI创作的特别作品将亮相此次展览,策展团队结合当下饱受关注的AIGC技术,围绕传统文人山水画创作生成了一组AI辅助作图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再现中国文人心中的山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西方绘画手法进行图像的转译,探讨中西方绘画面对自然的不同观看方式,同时展示当下技术革新对绘画产生的影响,探讨未来景观制造的可能与转向。
杨正新《春风又绿江南岸》,2023年
以“海上观潮”姿态,活化“江南文化”资源,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大美术馆计划”以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推出“何谓海派”和“海上观潮”两大展览IP,后者瞄准国内外重要艺术家、重要流派、重要艺术机构三个层面开展合作交流,举办比较研究展、作品联展,籍此见证上海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文明互鉴中的独特地位。
本次展览作为“海上观潮”系列展览之一,入选2022年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是上海美术馆首次围绕江南文化自主策划的展览,以中华艺术宫馆藏为主,集中长三角地区艺术资源,展现上海以江南文化为底色的地域特质,承担起传播弘扬江南文化中的重要角色。馆方坚持用好“江南文化”资源,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助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同时,作为今日江南的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河湖相通。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长三角三省一市水景观的建设、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居然水中间”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也旨在推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建设,发现江南地区人与自然理想的互动关系,为当下长三角地区自然景观的利用和改造提供新的启示。
吴冠中《浮游》,1995年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