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红色特工》亮相崇明区文化馆。(均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制图:冯晓瑜
“家门口就能看到市级国有院团的演出,还是获得文华编剧奖的大戏,而且免费,太激动了!”张阿婆连声道惊喜。
2月23日、24日,一连两天,上海京剧院携现代京剧《红色特工》亮相崇明区文化馆风瀛洲剧场,为“风雅瀛洲 韵动江海”崇明生态岛惠民演出季揭幕。在持续至3月18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八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免费带来20场专场演出和1场“大地情深”上海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这之中,有昆剧《牡丹亭》、歌剧《江姐》这样的经典剧目,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沪剧《红灯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滑稽戏《哎哟爸爸》,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大型人偶剧《阿里巴巴》和年轻人喜爱的音乐会《阳光之城》,“群星奖”获奖作品——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等也将集结上演,为当地百姓送上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料峭春寒未退,申城演艺市场率先迎来“阳春三月”。加快市场复苏的同时,上海积极回应百姓关切,打造文化惠民暖心工程,通过推出惠民票、公共文化配送向远郊倾斜等多重举措,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益演出
大戏送入寻常百姓家
2月23日晚上6点,早早吃好晚饭的张阿婆和老伴冒着大雨赶到风瀛洲剧场。她是个戏迷,以往想看戏基本上要坐车到市区,看完怕赶不上末班车,往往在市区住一晚,第二天再回。精神是丰富了,身体也颇为辛苦。“现在大戏直接送到家门口的剧场,这下看夜场演出也不用担心赶车了。”看着宣传单上一个个经典剧目,阿婆笑得合不拢嘴:“每个剧目都想看,争取都能抢到票。”
当晚上演的现代京剧《红色特工》历经多轮打磨修整,是上海京剧院精心打造的红色剧目,剧作者李莉去年凭借该剧摘得文华编剧奖。全剧以革命英烈事迹为原型,描绘了一批打入敌人“心脏”的中共地下党员,展现了革命英烈追寻信仰、坚守信仰,并在危急时刻保卫党的革命历程。“很惊喜,这个剧除了传统的文武场,还有西洋乐队的伴奏,表演也创新融入了其他舞台剧的形式。”受父母熏陶,王群热衷看京剧,但因为疫情等原因已经许久没有走进剧场。“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之前,我还担心观众可能看不懂,结果现场反馈热烈,谢幕后,观众跑来说:‘你们要常来’。”崇明当地居民的热情让《红色特工》中“江溢海”一角的饰演者董洪松备受感动。当晚下着大雨,气温低至4摄氏度,但剧场内近乎座无虚席。“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送戏下乡,是对作品最直观的检验,也为以后的创作提供滋养。”董洪松说。
“把国粹艺术送入寻常百姓家是国家文艺院团义不容辞的使命。”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副书记、上海京剧院党委书记杨碧云透露,上京基本每年推出70场公益演出,今年计划增加至110场,覆盖社区、乡村、学校,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进万家”。
惠民票价
高雅艺术“曲高”不再“和寡”
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已经19年。“即使是在艰难的疫情期间,上海依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坚持将高品质的公共文化送到百姓身边。”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朱静波介绍,鉴于今年以来市民井喷式的文化需求,市级配送一季度日常点单两次开放。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市级公共文化配送预计面向全市16个区配送各类活动738场,其中文艺演出共348场,包括112家供给主体提供的196个演出剧目。“市级配送下一步着力推进优质文旅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家门口延伸,向远郊倾斜,为新城赋能。人均配送额度远郊地区(金山、奉贤、崇明)与市区的比例为2:1,国有文艺院团配送占新城公共文化专题配送比例不低于20%。”
除了上海本土国有院团的精彩演出外,国内外名家名团名作,申城市民也能以颇优惠的价格享受到。以眼下正在举行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为例,为了让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走入更多人视野,推出80元、120元两档惠民票价,并组织举办艺术讲座、乐团排练开放日等文化惠民活动,让高雅艺术“曲高”不再“和寡”。
从3月1日起,在上海演艺大世界核心区域的南京东路,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尾票亭。演艺大世界范围内26个专业剧场44家演艺新空间的近期演出票,在这里都有机会以优惠折扣买到,带动周边文旅消费。
作者:李婷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