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有着优良红色传统和育人资源。如何在新时代延续红色基因?出版人以实际行动给出回应:让真理的火种通过主题出版持续燎原。上海书展期间,多部红色文化著作面世,举办线上线下分享,引导读者重返历史现场,汲取初心力量。
书展期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研讨会暨《解答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感悟录》出版座谈会举行。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学好悟好阐释好,是学问,是功夫,是本领,需要初心、匠心、恒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深刻道理用通俗易懂、清新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有厚积薄发的学术积淀,要有用心体验的生活积累,要有面向大众的激扬文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朱亮高回顾撰写历程时说。
《解答时代之问》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为松提出,与此前《打铁还需自身硬》《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样,朱亮高在第一时间扣紧时代脉搏,阐释创新理论。文章无一不是围绕“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主题展开论述,证明作者除了具有深厚理论修养,还有理论阐释与宣讲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并起到了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播效果。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作为基本框架和内在逻辑进行梳理,结论水到渠成,扣住人民的心声和愿望。”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李琪评价。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本书三个鲜明特点“准、深、透”——契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主题;文章集结起来可系统思考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理论和实践之间需要桥梁过渡,党的创新理论要进入寻常百姓家,将道理讲透,离不开桥梁。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表示,《解答时代之问》是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学好、悟好、阐释好的匠心之作,“出版社将继续出版更多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能够引领大众阅读的新时代精品力作。”
上海是新四军组建孕育之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抗战时期,新四军与上海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百岁老战士激励新征程——《从抗日烽火到新时代》新书报告会”上,编委会主任、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介绍,上海有21000人参加新四军,浦东、崇明、嘉定、青浦等地都曾是新四军的游击根据地,上海地下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援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老战士转业来沪,为上海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抗日烽火到新时代——新四军老战士的百年征程》介绍10位新四军百岁老战士施平、程亚西、顾海楼、宫芝、徐克、王湘、黎明、黎鲁、胡友庭、石丽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浴血沙场的英勇事迹,期颐之年心系党史宣传教育的爱党之情,反映老战士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主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陈挥谈到,由上海高校教师生组成的编写团队,从去年起进行档案资料查阅和口述资料整理,尽可能“抢救”更多史料。副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亓曙冬表示,从小就在一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周围长大,对青春革命的歌声和故事耳熟能详,“能把老战士不变的信仰、意志、精神写出来,就是传承。”
“出版社将继续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加强合作交流,挖掘拓展新四军研究广度和深度,推出更多有影响、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培雷表示,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知史才能更爱党,知史才能更爱国。
《红色气质》由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诠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共通的精神气质的主题图书,照片多数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很多是首次公开发布,光影之间,鲜活场景和人物被永远定格,生动再现了舍生取义为大家的英雄人物。
“回到现场,与不朽相遇”——《红色气质》分享会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表示,“红色气质”用来形容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恰当,“红色”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底色,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燃烧的革命激情,体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上。《红色气质》一书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红色血脉传承的写照。
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吴海勇研究员谈到,书中收藏的很多珍贵图片,带来巨大震撼——比如,瞿秋白临刑前的照片,他和夫人女儿的合影;赵一曼与儿子唯一的合影等,真实可感。“这些革命者在小家和大家之间不能两全,宁可失去个人幸福,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英勇就义。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是成不了英雄的,这也是他们不朽之所在。”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