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
[丹麦]斯文·布林克曼 著
黄菊 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在加速文化的碾压下,现代人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处。我们就像转轮里面的仓鼠,拼命努力挣脱现实的牢笼,却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我们总是告诉自己,当我实现目标之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是只要我们还身处加速文化这个“转轮”当中,就永远不可能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人生怪圈,清醒地活。
针对这种人生困境,本书作者用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对症下药,提出7种对抗工具主义的原则,帮助我们挣脱环境束缚,活出清醒的自己。
>>内文选读
如果流动性是现代文化的终极要义,并且很难做到落地生根,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尽管有可能会加重个人近些年来已很繁重的负担,但这本书还是要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学会坚守本心,也许,通过这样做,最终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周围充斥着关于发展、变革、转型、创新、学习和其他动态概念的杂音。我们不停地被灌输加速文化。在这里我就要把话说明白:我非常清楚有些人不想坚守本心,因为他们在加速文化中过得很好。尽管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会面临丧失个性和错过生命中重要方面的风险,但我当然也能接受他们对无止变动的偏爱。这本书并不是写给这些人的。这本书是为那些确实想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但又无法表达出这个意愿的人所写。这些人甚至可能已经努力尝试过了,但却被同辈取笑为死板、顽固或者被动。
我们所处的世俗时代充斥着严重的存在不确定性和焦虑,这使得我们难于坚守本心。这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指导、治疗、培训、正念、积极心理和整体自我发展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容易上当受骗。就像食疗、养生和健身等领域里发生过的事情一样,一种宗教已经产生,它不断炮制出大量的新教条和规范,让人们去遵行。前脚还在宣扬人类应该根据血型挑选食物,后脚又让大家遵循旧石器时代始祖的饮食习惯。我们(我并不羞于把自己算进“我们”这一群体之中)尽管缺乏目标和方向,却还在忙着寻找关于幸福、发展和成功的最新秘方,一刻都不得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类似于依赖性的群体状态。卡尔·赛德斯特罗姆和安德烈·斯派塞称之为健康综合征。对香烟和酒精成瘾的人越来越少,却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更依赖于来自生活方式导师、自我发展宣扬者和养生大师的建议。无数的培训师、治疗师、自我发展专家和积极性顾问应运而生,帮助我们适应加速文化。不可计数的励志书籍和各式各样的“七步指南”被写出来鼓舞和支持个人的发展。畅销书排行榜上充斥着美食、养生和励志和名人传记的书籍比比皆是,还有名人自传。
(图源:视觉中国)
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要把这本书写成“七步指南”。我希望它能完全扭转人们对积极和发展的一些观念,而这些观念盛行于加速文化之中。我希望人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识别出时代精神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许可以整理一个词汇表,去批驳有关无休止发展和改变的所有辞令。
我的想法是,让这本书成为反励志的那一类书籍,引导人们去改变自己既有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我的主张是,为了在加速文化中存活下去,为了坚守住本心,我们应该从古典的斯多葛派哲学中寻找启示,特别是斯多葛主义看重的自我控制、心灵平和、人性尊严、责任感以及对有限生命的反思。这些美德能成就某种意义上更深层次的满足感,而非肤浅地仅关注永恒的发展和变革。
斯多葛主义本身就是让人着迷的传统文化,当然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石之一,但它在本书中的出现,纯粹出于实用主义的原因。为什么要拾人牙慧般重捡斯多葛派哲学呢?让我产生兴趣的是斯多葛主义和我们这个时代及其面对挑战的相关性,而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在其当初繁盛的时代背景中正确地解读它(可能也做不到)。我选择性地引用了斯多葛派哲学的观点,因为这派哲学的一些方面我是非常不认同的。
斯多葛学派源于古希腊,之后被古罗马的思想家继承。本书并不打算介绍斯多葛主义的思想,其代表人物包括罗马人塞尼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还有人认为西塞罗也要算在其中。相反,我只想利用斯多葛主义一些方面的内容来回应现代生活中存在的挑战:
● 我们如今被鼓励进行积极观想(幻想成功的美好前景),但斯多葛主义建议采用消极观想(能不能接受失败);
● 我们如今被鼓励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机会要做好准备,但斯多葛主义建议我们承认并庆幸自己的局限性;
● 我们如今被认为可以随时随地放纵自己的情感,但斯多葛主义建议我们学会自律,甚至在有些场合要抑制自己的情感;
● 死亡如今被认为是该回避的话题,但斯多葛主义建议我们每天都要思考自己的死亡,这样才能滋养出对现有生活的感激之情。
简而言之,本书面向的读者,是正在寻求话语权,来抵御在加速文化中发展势不可当之论调的那些人。我们遇到的各种危机——生态危机、经济危机或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无休止的成长论和无处不在的文化加速所导致的短视哲学造成的。斯多葛主义并不是万灵药,但它或许能够激励人们在守住本心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新生活,欣然接受现在的自己和如今所拥有的,而非无休止的成长和适应。这听上去似乎吻合对保守主义的定义,但我反而认定,在一切事物都在加速的文化之中,一定程度上的保守主义也许才是真正的进步方式。让人感到矛盾的是,那些真正坚守住本心的人反而对未来的一切能做出万全的准备。我知道,这本书无法解决需要整体方案和政治行动才能处理的基本社会性和结构性问题,但本书也许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比如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对当前的一切潮流感到非常不适,那些潮流从工作和学习一直延伸到私人领域,一旦经过冷静思考,就会让人感到荒谬和怪诞。我也充分意识到本书的自相矛盾之处,因为它就是本书极力挑战的个人主义的一种表征。
然而,我希望在强调这一矛盾的时候(仿照“七步指南”的形式),能让人们注意到加速文化中的种种弊病。用来支持我的论点的所有例证都是为了让世人了解到,世俗的智慧实际上那么扭曲,且问题多多。
接下来的7章将会沿着找回自己的立足点并坚守本心这条道路上的一个个步骤依次展开。目的是帮助读者摆脱对发展、适应、治疗和生活方式领域大师们的依赖心态。任何一个参加过积极思考课程的人都可能会认为,本书把我们这个时代描绘成了一幅夸张且悲观的图景。说得不错!这也正是本书要表达的观点之一:抱怨、指责、忧愁,甚至可能还要加上十足的郁闷和悲观,对我们都有所裨益。摆脱了加速文化,并且注意到别人眼中积极的事其实也有消极的一面时,会给我们带来某种无法忽视的快乐。亲爱的读者,你们将会在追随这个“七步指南”的进程中逐渐感受到这份快乐。尽管本书可能会让人染上一丝丝的自命不凡,但我们会观察到他人像仓鼠一样疯狂地在转轮里面原地狂奔,仅仅是为了追逐某种崇拜、一段潮流或一项使命,或是更大的市场份额,抑或是更有魅力的伴侣。这时我们也许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多了,也能明白这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儿童和年轻人应该有能力发展和变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作为成年人,我们要能够坚守本心。
本书提倡的消极主义自有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方面。当然,它不应该退化为虚无的悲观主义,从而引发辞职、倦怠或抑郁。相反,它应该引导我们接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正视自己的命运。正如斯多葛主义的认知,对生命之短暂及诸多无可回避问题的反思,会唤起我们要与他人同舟共济的信念,这里的他包括周围所有人。消极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去审视和批判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它将帮助我们更习惯专注于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做正确的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我最初的设想里,这本“七步指南”中该有的一步是“永远不要相信‘七步指南’”。尽管我现在还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但我觉得将其作为一整个章节的基础还是太过单薄了。所以,最终的“七步”为:
1. 停止省视内心
2. 关注生活中消极的方面
3. 学会说“不”
4. 克制自己的情感
5. 解雇你的培训师
6. 读一本小说,不是励志书,也不是传记
7. 回顾过去
每一章开篇我会提出一条建议,然后我会解释并举例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会适当简要地提及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给我带来的启示,并展示他们的思想如何能预防加速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病。还会提供一些实践练习,帮助你们坚守本心。附录里有关于斯多葛主义更为深入的资料,主要提供给想更多地了解斯多葛学派传统以及它与现代社会关系的那些读者。
总的来说,本书也应被当作一本励志书(尽管本书的初衷是让读者摒弃同类型的其他书籍)和一本伪装成“七步指南”的文化批判。它的理念就是要阻止人们对内在自我的过度依赖,并鼓励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世界观。
作者:斯文·布林克曼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