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近现代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积累了大量珍贵史料,走出多位大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沪举办,由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全国近50位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专题展开探讨,从“新知识传播”文明剧变中鉴往知来,为当下提供启迪。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致辞。赵书雷透露,即将建成开放的新闻博物馆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将填补国内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馆内收藏了大量近现代出版文献、文物,包括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移交保管的全国出版系统最大单体文物——原中华书局图书馆,“期待研讨会上最新研究成果,拓展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为讲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多智慧与助力。”
故宫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章宏伟在《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为例谈博物馆知识的传播》报告中指出,从皇帝禁宫转变为国民共享的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甫一成立就从其物质实体中迸发出惊人的传播力量,许多人在这一转身中首次接触并认识“公共博物馆”概念,并借传播力量,层层广布、深化民众对博物馆的认知。
“教科书是出版业的重要品类,也是民国大型出版机构的标配出版物。在此能否占据一席之地,极大影响一家书局的存亡兴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鹏飞在《世界书局教科书的两次竞争与现代教科书市场的型塑》报告中以世界书局与商务、中华,以及与开明书店的两次教科书出版竞争为案例,考证梳理大量史料细节,生动展示1930年代图书市场上,创始人沈知方如何突出重围,形成与商务、中华鼎足而三的局面,塑造出全新出版格局。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陶飞亚报告题为《〈博医会报〉与中西医界的交流》,中国近现代出版研究过往对英文出版物有所忽略,这一研究以来华医学传教士团体博医会创立的英文医学刊物《博医会报》为材料,考察晚清民国中西医界交流——《博医会报》及时引介西医学界最新理论成果、技术成果、化学药物和国际医学刊物;同时根植本土与中国医学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刊登的对中医药物、理论和实践的引介研究,提示了新知识传播的双向性。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黄显功在《新阅读的资源生产与“文”“艺”类型的形成》报告中,以大变局时代新出版和新阅读为背景,关注报刊这一中国近代出版的起点和基础,指出报刊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丰富了中国读者新阅读的资源。文摘即是报刊出版催生的衍生性出版物,包括具有资政功能的翻译类文摘,面向大众的、服务精选阅读需求的文摘,“其所呈现的文献再生产现象,不仅是报刊出版二次文化消费,还具有新阅读的价值取向”。画报是另一类在报纸中孵化的新阅读材料,作为舶来品的画报一开始随报附送,提供了新文本类型,培育出新的阅读习惯和读者群体,读者需求反过来成为经营者创办画报的动力,在出版者与接受者间形成互动;漫画亦是从报纸中脱胎,独立而成为专门艺术,诞生漫画专刊。
研讨会专家从书籍史、阅读史、翻译史、印刷史、文学史、科技史、教育史、商业史等多维度展开阐释。如申爽、郭丽娜、万滢安等以印刷、教会、童书等为研究对象,讨论近代出版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角色;刘叙一、石娟、刘善涛、李林等探析商业、教育与出版的互动,考察《现代》杂志、世界书局、汉语词典、教育学科辞书等出版活动;张睿睿、李震、杨新忠、姬凌辉等挖掘近代出版中新文化形塑和科技知识传播,关注到近代出版中的幽默、女性、历书、细菌学等新知识和新概念;邱雪松、张慧颖、蔡译萱等借助《进步青年》《大公报》《明明》等史料,讨论出版与政治的交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指出,研讨会关注行业“内史”问题,如市场、资本、人脉、政治、经济等,提供了与新闻学不同的观察出版史视野;又如关于医学、会计、蚕业、历书等小型专业性出版物对出版业、思想史影响的讨论,涉及到过往少有关注领域;在各学科、各领域对话互动中,出版史概念或将逐渐清晰。
据悉,自2008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启为期五年的学术合作计划,至2012年“中华书局与中国近现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每年一次“把出版史研究放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已成为推动出版学术创新、促进出版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去年建党百年之际双方举办“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学术研讨会”,重启新一轮五年学术合作规划。成果论文集《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列入“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研究”系列,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片来源:主办方
首尾图系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效果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