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乐土:江南日常生活风景》
吴中博物馆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明代文人唐寅曾有诗描绘江南吴地:“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本书聚焦于江南吴地的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通过书画、碑刻拓片、历史地图、建筑构件、营建工具等进行呈现。书稿分为“序章”“自得”“自适”“自如”“自在”等章节,解析江南吴地在历史时期(特别是宋至清代)的城乡空间、社会生态与文化面貌,更多地关注千年来吴地的日常生活风景,呈现吴地每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吃饭、饮水,到日常起居、读书、耕作、出行,乃至物资与产品的流通,婚丧嫁娶、礼拜祭祀、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
>>内文选读:
回望砖雕门楼
“砖雕门楼”,是吴中宅院的精华部分,是最醒目、最独树一帜,同时也最为矛盾的部分。它的色彩,完全是素淡的灰砖黛瓦;但它的雕镂镌刻却极尽华丽、细致入微。它的视觉焦点不在雕刻,而在其榜书文字。它的文字,往往是四字格言,凝练宅主平生志业;然而镌有文字、砖雕的这一立面,却深藏在院落内侧,不轻易为外人看见,只有受邀的访客才能有缘一见。这种设计模式的背后,是吴人的文化性格。
如果我们把进入宅院的方向称为“内”,走出宅院的方向称为“外”,那么,砖雕门楼最常出现的位置,是一座宅院正厅外正对着的墙壁。换句话说,正厅的门是向外开的,而砖雕门楼的门却是向内开的。
砖雕门楼的造型,像是一座浮在墙上的小亭子。它有自己的屋脊、屋檐、斗拱、梁枋、匾额,底下像有立柱支撑,立柱之间开门。这些建筑构件,虽然是砖雕泥塑而成,但它的细节造型,看起来与木制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
明善堂砖雕门楼
砖雕门楼的源头,可能是门罩。所谓的“门罩”,是在墙门的门框上方,安装砖质、石质或者木质的横枋或者屋檐,能起到防雨的作用。吴中现在还有一些明代的门罩存世。它们的造型比较朴素,最多只是略施砖雕,摹仿木构;尺寸也不太大,高度将将能遮住门框,很少有能高出墙头的。门罩有向外开的,也有向内开的。有时,正厅面对着的墙,实际上是门厅(或其所附穿堂)的后墙,那么,就只有朝内一侧有门罩——因为朝外一侧位于室内部分。另一种情况是,正厅面对着的是一片独立的墙门,墙门外、墙门内都是天井院落。这时,内侧和外侧就都需要安装门罩了。这种情况下,内外门罩逐渐出现了分化。朝外的门楼,依然简朴、窄小,而朝内的门楼,镂刻日益精细,层次日益复杂,技法日益多样,特别是规模日益扩大、日益增高,乃至高逾墙头,几乎是个半独立的楼阁了。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砖雕门楼。
砖雕门楼的繁复化、精细化,有其渊源可循。江南自古就是陶器产地。五代至北宋初年建立的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内部还保存着堆塑的牡丹、卷草、湖石图案,这是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堆塑装饰。堆塑,是砖雕艺术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早期的砖雕,大多采用堆塑,后来才流行先烧砖、后雕刻的做法。吴中又是中国塑像艺术的重镇,甪直保圣寺、东山紫金庵的罗汉像,都是保存至今的大手笔。可以想象,在明代的吴中,一定有着许多擅长砖雕、泥塑的匠人。这种发达、活跃的造型艺术,被吸收到建筑装饰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这种内外砖雕的繁简之别,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原来,明清之际,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等因素,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有不少人家,或者资产剧增,或者取得功名,总之,以不同的方式跻身中层甚至上流社会。随着资产的增加,人们自然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崇栋宇,丰庖厨……任情而逾礼者,有之矣”。
到清代,吴人更是“风俗奢靡,日甚一日”,不仅富裕阶层,“堆箧盈箱,不惜纨扇之弃置”;就连平民百姓,也能“美衣鲜服,饮茶听唱以为乐”,社会上下都形成了追逐时尚的气氛。衣着、饮食的风尚,每年,甚至每月都在推陈出新,建筑、雕饰的风向,自然也在迅速衍变。人们互相攀比,唯恐落后。所以,清代以来,特别是自清中期开始,吴地的砖雕门楼日益繁复,“竞尚华侈”,也在情理之中了。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