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一扇“戏曲之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五年来,传统之风从这扇窗吹向申城各个舞台。创作演出、人才培养、戏曲普及……上海戏曲人们在这个平台一步步迈实开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努力推动上海戏曲事业发展,以敬畏之心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提升“上海文化”的标识度。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日前落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学习报告后倍感振奋,表示:“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强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激活原创与活力喷涌不息的‘源头’,勇立守正与创新奋楫争先的‘潮头’,开创戏曲事业发展新局面,助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匠心打磨重大创作,激发戏曲艺术创造力
在守正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翻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所属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的作品列表,一系列既有内涵特色又有艺术水准的作品,如京剧《换人间》、昆剧《临川四梦》、沪剧《敦煌女儿》、越剧《素女与魃》、淮剧《武训先生》、评弹《初心》等映入眼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传统戏曲亦不曾缺席。中心携手六家院团,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矢志奋斗的精神力量,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挖掘资源,京剧《红色特工》、昆剧《自有后来人》、沪剧《陈毅在上海》、越剧《山海情深》、淮剧《寒梅》和评弹《战·无硝烟》等新创佳作用生动的“东方之韵”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勾勒出伟大历程中的鲜活身影,歌颂党的百年风华。
分层分类培育人才,增强时代新人竞争力
青年是戏曲的明天,活力是传统的希望。人才培养始终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所属院团工作的一大重点,为青年拔尖人才定制培养计划、为中青年人才布局演出规划、请老艺术家开展德艺传承等方式,推动“昨天的台柱”、“今天的台柱”和“明天的台柱”共同筑起戏曲传承的坚实基础。
在技艺传承上,通过“学馆制”、“名家传戏”、同台演出等方式开展专业教学与传承,通过推先进、树典型、召开艺风艺德座谈会等,引导戏曲从业者心怀“国之大者”,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传承老艺术家的高尚品格,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在经典复排剧目、年度重大创作、“一对一”名师带教、夏季集训等常规工作和“青春跑道”、“盛世越章”等品牌项目中,都能看到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和一批批优秀中青年戏曲人的身影。五年间,中心所属院团中,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4人、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各类奖项20余人次。
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提升戏曲艺术吸引力
为助力加强“演艺大世界”建设,推动现场演绎、在线演艺融合发展,推动演艺新业态,打造文化演艺地标,中心统筹所属院团、剧场共同推进“演艺大世界·东方之韵”演出季,计划演出450余场,大幅度提升区域内演出场次,让“戏码头”更丰富、更精彩,并逐步形成“看京昆到天蟾,看地方戏到宛平,看小剧场到长江、宛平”的概念。
越剧《红楼梦》驻演、“京昆群英会”的强力推出,不仅收获了节日期间戏曲演出的高票房,还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形成名家荟萃、名作汇聚的景象。中心积极把握在线演艺的发展趋势,主动挖掘线上文艺内容供给,激发国有戏曲院团和剧场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戏曲演艺生态的良好发展。
以今年为例,3月至今,中心及所属院团、剧场积极为市民提供品质精良、形式丰富、老少共享的云端戏曲内容,开展“艺起前行”线上活动,已推出线上节目380余档,播放量近1146万次。
以深化品牌为抓手,拓展对外文化影响力
五年来,透过这扇窗,传统戏曲之光因此照亮更多舞台。七年前创办的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现已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吸引青年戏曲人和青年观众成为戏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推出优秀作品走向更大舞台。
实验昆剧《椅子》先后亮相俄罗斯“金萝卜”戏剧节、阿尔巴尼亚斯坎帕国际当代戏剧节;京昆合演《春水渡》、人文新淮剧《孔乙己》受邀亮相首届香港小剧场戏曲展演;小剧场实验越剧《再生·缘》受邀参演第25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中心主办的长三角地区戏曲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足迹遍及全国近十个省份,通过深入改革开放前沿和基层人民生活,促进戏曲的普及推广和创作素材的发掘。
与此同时,戏曲的魅力正在通过更多的形式迸发。由中心出品的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和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在国内外影坛崭露头角、并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屡获殊荣,打开戏曲欣赏和传播的新维度。中心参与策划举办的梅兰芳访日100周年纪念公演活动在日本东京顺利举行,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促进中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友好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一部部佳作远播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京剧《五百年后孙悟空》赴日巡演入选中宣部文艺院团走出去海外巡演重点扶持项目;昆剧《临川四梦》近年来世界巡演超过60场,上座率高达95%,还在2018年登上了世界三大戏剧节——柏林戏剧节的舞台,也是这部剧目首次完整亮相海外舞台;沪剧电影《雷雨》在第十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中荣获“中华文化传播力奖”;庆祝中比建交50周年之际,越剧《红楼梦》全球全网直播项目荣获上海市第十六届“银鸽奖”(2021年度)最佳活动/案例奖;原创淮剧《神话中国》亮相英国爱丁堡艺穗节及芬兰拉赫蒂前沿艺术节,是拉赫蒂第一次迎来中国戏曲表演;评弹“江南文化美国行”文化交流活动,讲演结合、跨洋传播江南文化。
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而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这座城市神韵魅力之所在。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时代活力是戏曲人肩负着的文艺担当。唯有坚持正道、不断创新,推出更多“上海原创”精品,中国之风、东方之韵方能从这片热土吹向更远阔的前路。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供图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