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排歌剧《白毛女》时,会担心年轻人不理解这部唱响于延安时期的歌剧吗?”“我们内心忐忑,但事实告诉我们,从北到南,从延安到广州到上海,场场爆满。”
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的一幕对话,也是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道缩影——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启航新征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一系列特别节目,包括纪录片《到人民中去》《我们,从延安走来》、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鲁健访谈》之对话王蒙,广播特别策划《号角》《回响》《我们的文艺新时代》,央视频5G新媒体《文艺为人民——国家大剧院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特别策划音乐会》等。
系列特别节目以传承弘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表达文艺工作者代代相传的不变初心、为人民而歌的职责使命。系列节目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荧屏、电波、网络正铺开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所呈现的一部精神的历史,将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凝聚新时代文艺力量。
打开国家记忆,用新时代新视野探寻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精神基因
中文国际频道《鲁健访谈》日前播出,“人民艺术家”王蒙回忆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对自己的影响时,连叹两句“我惊了”。他说:“那时候很震动,文学还有这样写的!还有和农民、和人民靠得这么近的!那是很不得了的事情。”
曾惊叹了许多人的短篇写于1943年,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对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始于延安,中国文艺界发生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帷幕正式开启。
1942年5月发表的《讲话》,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确立了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重要历史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80年前的战争环境中,延安文艺座谈会何以召开,它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具有何等当代意义,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又当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启航新征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开历史纵深,用新时代新视野探寻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精神基因。
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策划的三集纪录片《到人民中去》尤为值得关注。这是第一部如此全面系统深入梳理延安文艺座谈会始末的纪录片。《文艺盛会》《推陈出新》《为民放歌》,三集纪录片将通过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感人故事,展现党的文艺方针对促进中国革命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以及新时代奋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到人民中去》主创告诉记者,片中引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由权威党史专家结合时代精神,对80年前的《讲话》进行重新解读。摄制组先后到中央档案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鲁艺校友会、国家图书馆等地进行调研,结合搜集到的文字资料、书籍,深度挖掘总台资料库寻找珍贵历史影像、亲历者回忆史料。纪录片亦对百岁高龄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亲历者、艺术家孟于进行抢救性拍摄。此外,许多历史见证者的后人也坐到了镜头前。所有真实影像都在确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方向。
以鲜活的时代气息为人民和时代而歌,激活青春的使命感
文艺之声音乐专题节目《回响》为听众准备的民族歌剧歌单里,《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都堪称传世之作。是什么在漫长时光中浇灌着经典?
科教频道此前推出的三集文献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里蕴藏着答案。片中回放了诗人、剧作家贺敬之早年的拍摄镜头,以及已故歌唱家王昆、诗人艾青、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等人的生前采访。他们无不提到: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出“小鲁艺”,走到人民群众中,走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创作出一大批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生动反映抗战、生产和生活实际的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80年间,这道理一脉相承。
总台此次推出一系列特别节目,融合影视、文学、戏曲、音乐、访谈等多样形式,不仅全方位梳理延安时期的文艺创作,还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的源于人民火热生活的精品力作。与此同时,新技术、新创意被充分运用。可以说,总台打造这批节目,本身也是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和时代而歌的一次生动实践。
以综艺频道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为例,五期节目将从爱国情怀、人民立场、艰苦创业、守正创新、现实主义五个方面,呈现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借用XR、AR等科技手段,一座流光溢彩的“时光艺术馆”即将开始。《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南泥湾》等延安时期经典文艺作品的创作故事甚至当年的艺术家,都在光影里走向观众。比如今晚首期节目,中国交响乐团与中国煤矿文工团合作演奏《黄河大合唱》时,XR技术还原的冼星海指挥形象将重登舞台。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三部曲、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人世间》、舞剧《山河》《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天路》《路遥》等新时代文艺精品的台前幕后人,亦会伴随观众徜徉“时光艺术馆”。
鲜活的时代气息不仅是时代语境、观众审美的需求,更关键的,青春的视觉对于节目内外的青年,何尝不是一次青春使命的激活。《从延安出发》别具匠心地设计了“90对90”的串联方式,让经历过延安时期的90岁以上时光老人们对话90后青年文艺工作者。面对100岁的孟于奶奶,当青年文艺工作者由衷表达“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要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寄望青春、永葆青春的文艺事业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就是如此为前人书写的人民史诗所鼓舞,与之共鸣、与之共奋进。
作者:王彦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